唐·韓愈
年、月、日,季父愈聞汝喪之七日,乃能銜哀致誠,使建中遠具時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靈:
嗚呼! 吾少孤,及長,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中年,兄歿南方,吾與汝俱幼,從嫂歸葬河陽。既又與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嘗一日相離也。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在孫惟汝,在子惟吾。兩世一身,形單影只。嫂嘗撫汝指吾而言曰:“韓氏兩世,惟此而已!”汝時尤小,當不復記憶;吾時雖能記憶,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吾年十九,始來京城。其后四年,而歸視(11)汝。又四年,吾往河陽省(12)墳墓,遇汝從嫂喪來葬。又二年,吾佐董丞相(13)于汴州(14),汝來省吾,止(15)一歲,請歸取其孥(16)。明年,丞相薨(17),吾去汴州,汝不果(18)來。是年,吾佐戎(19)徐州,使取(20)汝者始行,吾又罷去(21),汝又不果來。吾念,汝從于東(22),東亦客也,不可以久;圖久遠者,莫如西歸,將成家而致汝。嗚呼! 孰謂(23)汝遽(24)去吾而歿乎! 吾與汝俱少年,以為雖暫相別,終當久與相處。故舍汝而旅食京師,以求升斗(25)之祿。誠知其如此,雖萬乘(26)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輟汝(27)而就(28)也。
去年,孟東野(29)往,吾書與汝曰:“吾年未四十,而視茫茫,而發蒼蒼,而齒牙動搖。念諸父與諸兄,皆康強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吾不可去,汝不肯來,恐旦暮死,而汝抱無涯之戚(30)也。”孰謂少者歿而長者存,強者夭而病者全乎?
嗚呼! 其信然邪?其夢邪?其傳之非其真邪?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 汝之純明(31)而不克(32)蒙(33)其澤乎?少者強者而夭歿,長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為信也! 夢也,傳之非其真也,東野之書,耿蘭(34)之報,何為而在吾側也? 嗚呼! 其信然矣! 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純明宜業(35)其家者,而不克蒙其澤矣。所謂天者誠難測,而神者誠難明矣。所謂理者不可推,而壽者不可知矣。
雖然,吾自今年來,蒼蒼者欲化而為白矣,動搖者或脫而落矣,毛血(36)日益衰,志氣(37)日益微,幾何不從汝而死也?死而有知,其幾何離(38)?其無知,悲不幾時,而不悲者無窮期矣。
汝之子(39)始十歲(40),吾之子始五歲(41)。少而強者不可保,如此孩提(42)者,又可冀其成立邪? 嗚呼哀哉! 嗚呼哀哉!
汝去年書云:“比(43)得軟腳病(44),往往而劇。”吾曰:“是疾也,江南之人,常常有之?!蔽词家詾閼n也。嗚呼! 其竟以此而殞其生乎?抑別有疾而至斯乎?
汝之書,六月十七日也;東野云,汝歿以六月二日;耿蘭之報無月日。蓋東野之使者,不知問家人以月日?如耿蘭之報,不知當言月日?東野與吾書,乃問使者,使者妄稱以應之乎?其然乎?其不然乎?
今吾使建中祭汝,吊(45)汝之孤(46)與汝之乳母。彼有食可守,以待終喪(47),則待終喪而取以來(48);如不能守以終喪,則遂取以來。其余奴婢,并令守汝喪。吾力能改葬,終葬汝于先人之兆(49),然后惟其所愿(50)。
嗚呼! 汝病吾不知時,汝歿吾不知日,生不能相養于共居,歿不能撫汝以盡哀(51),斂(52)不憑其棺,窆(53)不臨其穴。吾行負神明,而使汝夭。不孝不慈,而不能與汝相養以生,相守以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與吾形相依,死而魂不與吾夢相接,吾實為之,其又何尤(54)! “彼蒼者天”,“曷其有極(55)”! 自今已往,吾其無意于人世矣! 當求數頃之田于伊、潁(56)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與汝子,幸其成(57);長吾女與汝女,待其嫁(58),如此而已。
嗚呼! 言有窮而情不可終,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嗚呼哀哉! 尚饗(59)!
【注釋】季父:父輩中排行最末的叔父。
銜哀:心中含著悲哀。
致誠:表達赤誠的心意。
建中:人名,當為韓愈家中仆人。
時羞:應時的鮮美佳肴。羞,同“饈”。
十二郎:韓愈之侄,在族中排行第十二。
孤:幼年喪父稱“孤”。
怙(hù):《詩·小雅·蓼莪》:“無父何怙,無母何恃。”后世因用“怙”代父,“恃”代母。
河陽:今河南孟縣西,是韓氏祖宗墳墓所在地。
兩世一身:子輩和孫輩均只剩一個男丁。
(11)視:古時探親,上對下曰視,下對上曰省。
(12)省(xǐng):探望,此引申為憑吊。
(13)董丞相:指董晉。
(14)汴州:治所在今河南開封。
(15)止:住。
(16)取其孥(nú):把家眷接來。孥,妻子和兒女。
(17)薨(hōng):古時諸侯或二品以上大官死曰薨。
(18)不果:沒能夠。指因兵變事。
(19)佐戎:輔助軍務。
(20)?。河?。
(21)罷去:貞元十六年五月,張建封卒,韓愈離開徐州赴洛陽。
(22)東:指故鄉河陽之東的汴州和徐州。
(23)孰謂:誰料到。
(24)遽(jù):驟然。
(25)升斗:指微薄的俸祿。韓愈離開徐州后,于貞元十七年(801)來長安選官,調四門博士,貞元十九年,遷監察御史。
(26)萬乘(shèng):指高官厚祿。古代兵車一乘,有馬四匹。封國大小以兵賦計算,凡地方千里的大國,稱為萬乘之國。
(27)輟(chuò)汝:和上句“舍汝”義同。輟,停止。
(28)就:就職。
(29)孟東野:即韓愈的詩友孟郊。是年出任溧陽(今屬江蘇)尉,溧陽去宣州不遠,故韓愈托他捎信給宣州的十二郎。
(30)無涯之戚:無窮的悲傷。涯,邊。戚,憂傷。
(31)純明:純正賢明。
(32)不克:不能。
(33)蒙:承受。
(34)耿蘭:生平不詳,當時宣州韓氏別業的管家人。十二郎死后,孟郊在溧陽寫信告訴韓愈,時耿蘭也有喪報。
(35)業:用作動詞,繼承之意。
(36)毛血:指體質。
(37)志氣:指精神。
(38)其幾何離:分離會有多久呢?意謂死后仍可相會。
(39)汝之子:十二郎有二子,長韓湘,次韓滂。韓滂出嗣十二郎的哥哥韓百川為子,見韓愈《韓滂墓志銘》。
(40)始十歲:當指長子韓湘。十歲,一本作“一歲”,則當指韓滂,滂生于貞元十八年(802)。
(41)吾之子始五歲:指韓愈長子韓昶,貞元十五年(799)韓愈居符離集時所生,小名曰符。
(42)孩提:本指二三歲的幼兒。此為年紀尚小之意。
(43)比(bì):近來。
(44)軟腳?。杭茨_氣病。
(45)吊:此指慰問。
(46)孤:指十二郎的兒子。
(47)終喪:守滿三年喪期。
(48)取以來:指把十二郎的兒子和乳母接來。
(49)兆:墓地。
(50)惟其所愿:才算了卻心事。
(51)撫汝以盡哀:指撫尸慟哭。
(52)斂:同“殮”。為死者更衣稱小殮,尸體入棺材稱大殮。
(53)窆(biǎn):下棺入土。
(54)尤:怨恨指責。
(55)“彼蒼者天”,“曷其有極”:意謂你青蒼的上天啊,我的痛苦哪有盡頭啊。語本《詩經·鴇羽》:“悠悠蒼天,曷其有極。”
(56)伊、潁(yǐng):伊水和潁水,均在今河南省境。此指故鄉。
(57)幸其成:韓昶后中穆宗長慶四年進士。韓湘后中長慶三年進士。
(58)待其嫁:韓愈三婿為李漢、蔣系、樊宗懿。十二郎之婿,據高澍然說是李干,見韓集。
(59)尚饗:古代祭文結語用辭,意為希望死者的魂靈享用祭品。
【譯文】某年、某月、某日,叔父韓愈在聽說你去世后的第七天,才得以含著哀痛向你表達誠意,并讓建中在遠方備辦了應時的鮮美食品作為祭品,告慰你十二郎的魂靈:
唉,我幼年喪父,等到大了,不知道父親是什么模樣,只好靠哥嫂撫養。哥哥在中年時死在南方,我和你都還小,跟隨嫂嫂把靈柩送回河陽安葬。隨后又和你到江南謀生,孤苦零丁,一天也沒有分開過。我上面本來有三個哥哥,都不幸早死。繼承先父的后代,在孫子輩里只有你,在兒子輩里只有我。子孫兩代各剩一人,孤孤單單。嫂嫂曾經撫摸著你指著我說:“韓氏兩代,就只有你們兩個了!”那時你比我更小,當然記不得了;我當時雖然能夠記事,但也還不能體會她話中的悲涼啊。
我十九歲時,初次來到京城。四年以后,才回去看你。又過了四年,我去河陽憑吊祖先的墳墓,碰上你護送嫂嫂的靈柩來安葬。又過了兩年,我在汴州輔佐董丞相,你來看望我,只住了一年,你請求回去接妻子兒女。第二年,董丞相去世,我離開汴州,你沒能來成。這一年,我在徐州輔助軍務,派去接你的人剛動身,我就被免職,你又沒來成。我想,你跟我在東邊的汴州、徐州,也是客居,不可能久??;從長遠考慮,還不如我回到西邊去,等在那里安下家再接你來。唉! 誰能料到你竟突然離我而死呢! 當初,我和你都年輕,總以為雖然暫時分別,終究會長久在一起的。因此我離開你而旅居長安謀生,以尋求微薄的俸祿。假如真的知道會這樣,即使讓我做高官厚祿的公卿宰相,我也不愿離開你一天而去赴任啊。
去年,孟東野到你那里去時,我寫給你的信中說:“我年紀還不到四十歲,但視力模糊,頭發花白,牙齒松動。想起各位父兄,都在健康強壯的盛年早早去世,像我這樣衰弱的人,難道還能長活在世上嗎?我不能離開職守,你又不肯來,恐怕我早晚一死,你就會有無窮無盡的憂傷?!闭l知道年輕的卻先死了,而年老的反而還活著,強壯的早早死去,而衰弱的反而還活在人間呢?
唉!是真的這樣呢?還是在做夢呢?還是這傳來的消息不可靠呢?如果是真的,那么我哥哥有那么美好的品德反而早早地絕后了呢?你那么純正聰明反而不能承受他的恩澤呢?難道年輕強壯的反而要早早死去,年老衰弱的卻應活在世上嗎?實在不敢把它當作真的?。?如果是夢,傳來的噩耗不是真的,可是東野的來信,耿蘭的報喪,卻又為什么在我身邊呢? 啊! 大概是真的了! 我哥哥有美好的品德竟然早早地失去后代,你純正聰明,本來是應該繼承家業的,現在卻不能承受你父親的恩澤了。這正是所謂蒼天確實難以揣測,而神意實在難以知道了。也就是所謂天理不可推求,而壽命的長短無法預知啊。
即使這樣,我從今年以來,花白的頭發,全要變白了,松動的牙齒,也像要脫落了,身體越來越衰弱,精神也越來越差了,過不了多久就要隨你死去了?如果死后有靈,那么我們又能分離多久呢?如果沒有靈,那么我也不能悲痛多少時間了,而死后不悲痛的時間卻是無窮無盡的。
你的兒子才十歲,我的兒子才五歲,年輕強壯的尚不能保全,像這么大的孩子,又怎么能希望他們成人立業呢?啊,悲痛啊,真是悲痛!
你去年來信說:“近來得了軟腳病,時常發作疼得厲害?!蔽艺f:“這種病,江南人常常得。”沒有當作值得憂慮的事。唉,誰知道竟然會因此而喪了命呢?還是由于別的病而導致這樣的不幸呢?
你的信是六月十七日寫的;東野說你是六月二日死的;耿蘭報喪時沒有說日期。大概是東野的使者不知道向你的家人問明日期?而耿蘭報喪竟不知道應該告訴日期?還是東野給我寫信時,才去問使者,使者胡亂說個日期應付呢?是這樣呢?還是不是這樣呢?
現在我派建中來祭奠你,安慰你的孩子和你的乳母。他們有糧食能夠守喪到喪期終了,就等到喪期結束后再把他們接來;如果不能守到喪期終了,我就馬上接來。剩下的奴婢,叫他們一起守喪。如果我有能力遷葬,最后一定把你安葬在祖墳旁,這樣辦了,才算了卻我的心愿。
唉,你患病我不知道時間,你去世我不知道日子,活著的時候不能住在一起互相照顧,死的時候沒有撫尸痛哭,傾盡心中的悲哀,入殮時沒在棺前守靈,下棺入葬時又沒有親臨你的墓穴。我的行為辜負了神明,才使你這么早死去,我對上不孝,對下不慈,既不能與你相互照顧著生活,又不能和你一塊死去。一個在天涯,一個在地角。你活著的時候不能和我形影相依,死后魂靈也不在我的夢中顯現,這都是我造成的災難,又能抱怨誰呢?天哪,我的悲痛哪里有盡頭呢?從今以后,我已經沒有心思奔忙在世上了! 還是回到老家去置辦幾頃地,度過我的余年。教養我的兒子和你的兒子,希望他們成才;撫養我的女兒和你的女兒,等到她們出嫁,我的心愿如此而已。
唉!話有說完的時候,而哀痛之情卻不能終止,你知道呢?還是不知道呢?悲哀啊! 請享用祭品吧!
上一篇:宋·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下一篇:《老子·禍兮福兮》原文注解與大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