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宋·范曄·私心①》全文|原文注解與大意翻譯
南朝宋·范曄
倫奉公盡節,言事無所依違。諸子或時諫止,輒叱遣之。吏人奏記及便宜者,亦并封上,其無私若此。性質愨,少文采,在位以貞白(11)稱,時人方(12)之前朝貢禹(13)。然少蘊藉(14),不修威儀(15),亦以此見輕(16)。或問倫曰:“公有私(17)乎?”對曰:“昔人有與(18)吾千里馬者,吾雖不受,每三公(19)有所選舉(20),心不能忘,而亦終不用也。吾兄子常病,一夜十往,退而安寢(21);吾子有疾,雖不省視(22)而竟夕(23)不眠。若是者,豈可謂無私乎?”
【注釋】選自《后漢書·第五倫傳》。范曄(398年—445年),南朝宋史學家。字蔚宗,順陽(今河南浙川東南)人。刪取各家《后漢書》之作,著成《后漢書》八十卷。
〔倫〕第五倫,東漢大臣,字伯魚,京兆長陵(今陜西咸陽東北)人。
〔奉〕遵守。
〔節〕保持節操。
〔依違〕模棱兩可。
〔諸子或時諫止〕諸子中有人有時會勸阻他。諸子,有才華的人?;?,有人。諫止,規勸阻止。
〔叱(chì)〕大聲呵斥。
〔奏記〕漢時向長官陳述意見的文書。
〔便(biàn)宜〕指對國家有利的事。
〔質愨(què)〕淳樸誠實。
(11)〔貞白〕正直清白。
(12)〔方〕比作,比擬。
(13)〔貢禹〕西漢大臣,以賢良廉潔著稱。
(14)〔蘊藉(jiè)〕寬容,寬和。
(15)〔威儀〕莊重的儀容舉止。
(16)〔見輕〕被看輕。
(17)〔私〕私心。
(18)〔與〕給予,贈送。
(19)〔三公〕古代中央三種最高官職的合稱,這里指朝廷。
(20)〔選舉〕選拔官員。
(21)〔安寢〕睡得安穩。
(22)〔省(xǐng)視〕探望,看望。
(23)〔竟夕〕整晚,通宵。竟,從頭至尾。
【譯文】第五倫奉公守法,竭盡忠誠,說話辦事是非分明,從不模棱兩可。有人有時會勸阻他,他就斥責并趕走他們。官吏上奏的意見中有利于國家的,他都封好上報,他就像這樣的毫無私心。第五倫生性淳樸誠實,缺少文采,做官以正直清白著稱,當時人們把他比作西漢時的貢禹。但是他缺少寬容,又不修飾自己的儀容舉止,也因此被有些人輕視。有人問第五倫:“你有私心嗎?”他回答:“老朋友中有送給我千里馬的,我雖然沒有接受,但每到朝廷選拔官吏時,我心里總不能忘了他,可也始終沒有任用他。我哥哥的兒子經常生病,我一晚上去探望他十次,回來能安安穩穩地睡覺;我的兒子得了病,我雖然不去探望他,但卻整晚睡不著覺。像這樣,難道可以說沒有私心嗎?”
上一篇:《詩經·魏風·碩鼠》全文|原文注解與大意翻譯
下一篇:《南朝宋·范曄·四知》全文|原文注解與大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