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江西詩詞·明后期江西詩詞·江右王門別派詩人·泰州學派詩人羅汝芳、祝世祿
羅汝芳(1515~1588),字維德,號近溪,南城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進士,除太湖知縣。遷刑部主事,歷寧國知府。創開元會,罪囚亦令聽講。父艱,服闋,起補東昌,移云南屯田副使。進參政,分守永昌,坐事為言官論罷。年七十四卒,門人私謚明德。初從永新顏鈞講學,后鈞系南京獄當死,汝芳鬻產救之,事之飲食必躬進。顏鈞學釋氏,故汝芳之學亦近釋。羅汝芳,學者稱近溪先生,其弟子有楊起元、周汝登、馬大壯、湯顯祖等。善書法,小楷精審。生平事跡附見《明史》卷二百八十三《王畿傳》《四庫全書總目》卷三十二等。
羅汝芳是泰州學派開創者王艮的三傳弟子,他與江西吉安永豐人何心隱(即梁汝元)、李贄(師事王艮之子王襞,且其好友焦竑也屬泰州學派)均為泰州后學,他們的思想被目為“異端”。然而,正是這些“異端”思想成為反封建反禮教最有力的武器,對思想解放、社會的進步與發展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也給文學創作帶來了新的動力與氣象,值得肯定。
羅汝芳著述頗豐,有《孝經宗旨》[1]《明通寶義》《廣通寶義》《一貫編》《近溪子明道錄》《會語續錄》《識仁編》《近溪子文集》等,《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29~130冊錄其《耿中丞楊太史批點近溪羅子全集》二十四卷(明耿定向輯評,明楊啟元輯評,明萬歷間刻本)。
其詩,《御選明詩》錄3首,《江西詩征》錄3首,《明詩紀事》錄1首。詩多寺觀、山亭等游覽紀勝之作,如《龜峰寺次韻》:
洞府真仙境,人間自古今。天門通海色,石竇滿云陰。白鹿來仙跡,蒼苔認客吟。清秋際高爽,杯酒萬峰臨。
寫龜峰寺周圍如仙境般的景致,雖是秋季,卻并不蕭瑟。詩人于秋高氣爽之際,面對矗立的群峰把酒吟詩,興致頗高。寫景細膩,對仗工整,詩風清雅俊爽。《珠溪漫興和揭傒斯》云:
夜深銀燭坐憑闌,恍是身游霄漢間。香霧潭紛龍欲臥,長林風繞鳳初還。金仙紫蓋云中駕,玉女青螺月下鬟。錯落泉聲流底亂,夢回時作佩珊珊。
此為和元代江西詩人揭傒斯的詩。寫夜深獨坐銀燭下夢游仙境直至夢醒的情景,構思較為巧妙,詩風典雅蘊藉。《游紫霄觀步同年李讱庵韻》云:
紫霄深處九回溪,溪上巖巒北斗齊。龍隱碧潭花氣合,鶴巢蒼樹野煙迷。春光愛客晴偏媚,山鳥窺人暖自啼。路迥不妨乘夜入,石床云滿足幽棲。
從內容看是紀游詩,從形式看是和韻詩、七言律詩。寫春夜紫霄觀周邊的山水花鳥等景致,并表達了幽棲山野石床的閑情逸致,色彩秾麗,風格典雅。《曠覽亭》云:
姑山亭子對江澄,秋盡天風夜不生。江上千山萬山月,淡煙收與浪痕平。
深秋之夜,獨立姑山亭中看澄靜的江水,只見月光映照無數的山峰于水中,江面籠罩著薄薄的水氣。寓情于景,詩風清新淡遠。《從姑山》云:
松柯梅干匝山腰,翠髻光寒夜未消。好約仙人王子晉,月明峰頂坐吹簫。
前兩句寫從姑山的景物,松柯梅干遍布山腰,又如翠髻般環繞,星光點點的夜晚寒氣未消;后兩句借仙人王子晉的典故,表達了對仙道及自由的向往之情。王子晉即王子喬,傳說中的仙人,好吹簫作鳳凰鳴,事見漢劉向《列仙傳·王子喬》。此外,送別詩如《書岡留別》:
匹馬西來又北岡,清風依舊是柴桑。相看不盡九秋興,一曲猗蘭生古香。
題為留別,雖文字似乎并不關涉,而實則不離主旨,委婉含蓄,情韻悠遠。
其文《重修宜黃縣儒學記》見錄于《江西通志》,議論平正通達,代表其理學之文的特色。
注釋
[1]《千頃堂書目》卷三作“羅汝芳《孝經宗旨》,一云羅洪先”,考《皇朝通志》卷一百十一稱“明羅汝芳《孝經宗旨》,《千頃堂書目》誤作羅洪先,今校正”。
上一篇:宋元江西詩詞·南宋前期江西詩歌·汪藻、王庭珪、胡銓的愛國詩歌·汪藻
下一篇:宋元江西詩詞·贛北詩詞·洪州三洪·洪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