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全文|原文注解與大意翻譯
唐·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注釋】滟(yàn)滟:波光閃動的樣子。芳甸:遍生花草的原野。霰:雪珠。流霜:古人以為霜和雪一樣是從空中落下來的,所以叫流霜。這里比喻月光皎潔。汀:水中或水邊的平地。纖塵:微細的灰塵。月輪:指月亮,因月圓時像車輪,故稱月輪。窮已:窮盡。悠悠:渺茫、深遠。青楓浦:地名,今湖南瀏陽境內有青楓浦。這里泛指遙遠荒僻的水邊。扁舟:孤舟。月徘徊:指月光移動。妝鏡臺:梳妝臺。玉戶:形容樓閣華麗,以玉石鑲嵌。搗衣砧:搗衣石,捶布石。相聞:互通音信。逐:追隨。月華:月光。魚龍:偏指“魚”,信使。文:同“紋”。無限路:言離人相去很遠。乘月:趁著月光。搖情:激蕩情思,猶言牽情。
【大意】春天的江潮水勢浩蕩,與大海連成一片;海上那一輪明月,正伴隨著潮水的涌動一同升起。月亮的亮麗光華,隨著波浪閃耀到千里萬里;什么地方的春江沒有明亮的月光!江水曲曲折折地繞著芳香的草地流淌;月光照著開遍鮮花的樹林,全都像細碎的雪珠閃爍。月光像白霜一樣從空中流下,感覺不到它的飛翔;岸邊的白沙也被映照得看不清晰了。江水與天空連成了一片透明,沒有一點細微的灰塵;只有一輪孤獨的明月高懸在中天。江邊上什么人最初看見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著人?人生一代代地無窮無盡,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總是相像。誰也不清楚江上的月亮在等候著什么人;人們只看見長長的大江不斷地送走流水。游子像一片白云緩緩地離去,只剩下思婦站在離別的青楓浦不勝憂愁。哪家的游子今晚坐著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樓上相思?樓上不停移動的可愛的月光,應該照耀著離人的梳妝臺。美好的閨房中的門簾卷不去月光,在搗衣石上拂去月光但它又來了。游子思婦們此時相互思念,卻聽不到對方的音訊;多么希望隨著月光流去關照對方啊。可恨送信的鴻雁早就飛走,月光又不能渡過;傳情的魚兒也藏到水底,只剩水面圈圈波紋。昨天晚上夢見花朵落在悠閑的水潭上,可憐春天過了一半還不能回家。江水不停地流走春景,春景就快要流盡;江潭上方美好的夜月,也開始偏西了。殘月深深隱入了茫茫海霧;碣石與瀟湘的距離無限遙遠。不知其中能有幾人乘著月光回家,繚亂不寧的別緒離情,伴隨著殘月余輝散落在江邊的樹林里。
上一篇:《唐·韋應物·滁州西澗》全文|原文注解與大意翻譯
下一篇:《宋·秦觀·春日》全文|原文注解與大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