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夜闌風細得香遲,不道曉來開遍向南枝。
玉臺弄粉花應妒,飄到眉心住。平生個里愿杯深,去國十年老盡少年心。
徽宗崇寧二年(1103),黃庭堅因寫過一篇《承天院塔記》,被人挑剔、鍛煉出“幸災謗國”的罪名,被除名,羈管宜州(今廣西宜山)。他冬天從鄂州起程,次年五、六月始達宜州貶所。此詞即作于三年的冬天。當時作者已是六十歲的老人了。
宜州地近海南,去京國數(shù)千里,說是“天涯”不算夸張。到貶所居然能看到江南常見的梅花,作者很詫異:“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梅破知春”,這不僅是以江南梅花多在冬末春初開放,意謂春天來臨;而且是側重于地域的聯(lián)想,意味著“天涯”也無法隔斷“江南”與我的聯(lián)系(作者為江西修水人,地即屬江南)。“也有”——居然也有,是始料未及、喜出望外的口吻,顯見環(huán)境比預料的好。“也”字用法,與作者初貶黔州時作《定風波》“及至重陽天也霽”的“也”字同妙。表現(xiàn)出一種豁達樂觀的情懷。
緊接二句則由“梅破”——含苞欲放,寫到梅開。梅花開得那樣早,那樣突然,夜深時嗅到一陣暗香,沒能想到什么緣故,及至“曉來”才發(fā)現(xiàn)向陽的枝頭已開繁了。雖則“開遍”,卻僅限于“向南枝”,不失為早梅,令人感到新鮮,喜悅。“得香”在“夜闌(其時聲息俱絕,暗香易聞)風細(恰好傳遞清香)”時候,不及想到,是由于“得香遲”的緣故。此處用筆細致。如果說“也有”表現(xiàn)出第一次意外(居然有梅),“不道”則表現(xiàn)出又一次意外(梅開何早),作者驚喜不迭之情,溢于言表。
于是這個天涯待罪的垂老之人,已滿懷江南之春心。一個久已忘卻的關于梅花的浪漫故事,不期然而然地回到記憶中來了?!短接[·時序部》引《雜五行書》:“宋武帝女壽陽公主人日臥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額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這就是“玉臺弄粉花應妒,飄到眉心住”的典故由來。多少詩人詞客用它,但此詞用來卻有獨特意味。由此表現(xiàn)出一個被貶的老人觀梅以致忘懷得失的心情,暗伏下文“少年心”三字。想起故事的人,自己進入了角色,體味到那以梅試妝的少女嬌羞喜悅的心情。這是何等浪漫的情味!所以,此處用事之妙不僅是切題而已。
從紹圣元年(1094)初次貶謫算起,到此已經(jīng)整整十年,是多么不平靜的十年。作者并不能一味浪漫,純?nèi)怀摚仨氄曔@個現(xiàn)實,雖則是無情的現(xiàn)實。想到往日賞梅,對著如此美景(“個里”,此中,這樣的情景中),總想把酒喝個夠;但現(xiàn)在不同了,經(jīng)過十年的貶謫,宦海沉淪之后,不復有少年的興致了。結尾在詞情上是一大兜轉,“老”加上“盡”的程度副詞,更使拗折而出的郁憤之情得到充分表現(xiàn)。用“愿杯深”來代言興致好,亦形象有味。
全詞通過梅花,把天涯與江南、垂老與少年、去國十年與平生作了一個令人不知不覺的對比,有力表現(xiàn)出作者對當局橫加的政治迫害的不滿,有不勝今昔之慨。另一方面,作品又表現(xiàn)出天涯見梅的喜悅,朝花夕拾的欣慰,使得這首抒憤之作饒有興味,而無消沉之感。
上一篇:顧春《早春怨·春夜》原文,翻譯,賞析
下一篇:葉夢得《虞美人·雨后同干譽才卿置酒來禽花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