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藏輯要》的主要內容,《道藏輯要》導讀
《道藏輯要》是匯編道教重要典籍的大型叢書。清彭定求編。光緒32年(1906)成都二仙庵住持閻永和、彭瀚然等人重刻,共雙面木刻一萬三千余板,賀龍驤校刊并增編《道藏輯要子目初編》等6卷。此木刻版后收藏于成都青羊宮,1985年巴蜀書社又加重印。
該書按28宿分為28集,共收道教經書、雜著及與之有關的子書292種,總計531卷 (其中一些書籍不分卷,如 《通玄真經》、《云笈七簽》等)。各集所收著作種類大致如下: 角至房4集主要收錄洞玄靈寶經類,同 《正統道藏》之例,以61卷本 《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為第一部,這類經取自正、續《道藏》,多為道教重要經書。心集收錄 《道德經》類,皆歷代道士注本。尾集收錄托稱太上老君的各類道書,多養生類著作,如 《五廚經》、《黃庭經》,及 《常清靜經》、《西升經》等義理類著作及 《混元圣紀》等老君記傳?;珍?《玉皇經》類。斗集雜收各類道經,如 《陰符經》、《金碧古文龍虎上經》、《太霄瑯書》等。牛、女2集收錄先秦道家諸子著作,依唐例稱作 “真經”,如《南華真經》、《通玄真經》等,為注解本,末有明譚嗣先 《太極葛仙公傳》 1卷。虛集收錄丹經 《參同契》、《入藥鏡》,醫書 《孫真人備急千金要方》 等,又收《淮南子》和 《抱樸子》,或以其與養生之道有關。危、室、壁3集收錄道教雜著,以鐘呂金丹道為主,多后人托名鐘離權、呂洞賓扶乩之作,北齊劉晝 《劉子》、唐張志和 《玄真子》等錯雜其中???、婁二集收北宋張伯端以下內丹道南宗著作,并收宋翁葆光等以陰陽說注解《悟真篇》諸書。胃集收錄全真道宗師王重陽、邱處機、劉處玄、馬鈺、孫不二、郝大通、王處一及尹志平等人著述。昴至鬼6集收歷代道士論著、文集及道教類書,如唐司馬承禎《坐忘論》、元李道純《中和集》、宋曾慥《道樞》等。柳集收法懺類書3種。星、張2集收錄雜類書,包括神仙記傳、戒律科儀、道門功課,宋儒周敦頤 《太極圖說》、《通書》、邵雍《擊壤集》等錯雜其中。翼集收錄譜錄、道士記傳、山志、宮觀碑銘,《西山群仙會真記》收入此集,與諸書不類。軫集全錄清吳秋士輯 《天下名山記》一書。
據此書編輯體例,以三清尊神所說經書居首,于道派則獨重鐘呂金丹道,以下為丹道南北二家,其他各家并諸子書列于后。對于注解類書則擇其精要者,兩注相發明則并錄。收丹經擯斥兩可之說,以 “同條共貫”為準則。少錄存想運導等龐雜方術類書。不錄《道法會元》等太繁雜的類書。不收一切符箓專本。諸子書錄古仙之作,取能發明道意者,無關道旨者不取。對年代難詳、真偽雜陳類道典,詳加厘正,寧缺勿濫。重刻版依準原本式樣,不妄增改,重刻版之增刻續刻亦一一標識。
該書存錄了大量的道教資料,其中明正、續 《道藏》所未收的道書凡114種。明清新出道書,有些獨賴此叢書保存,故此書為研究道教的重要典籍。
上一篇:《道藏精華錄》的主要內容,《道藏精華錄》導讀
下一篇:《采硫日記》的主要內容,《采硫日記》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