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逸結合,會工作更要懂休息
中國的文化崇尚工作至上,在這樣文化的影響下,很多人在工作中越來越拼,經常在辦公室挑燈夜戰,從來不出門旅游,這樣拼命工作的人其實已經忽略了生活的美好,更何況工作得多并不意味著應該受到表彰或加薪。過度工作很有可能會降低自己的工作效率、消磨自己的創造力,甚至對你與家人和朋友的關系產生負面影響。
用持之以恒的精神拼搏、奮斗是我們必須具備的一種品質,但并不意味著要一刻不停的奔波與忙碌。適可而止,會休息才會成長。只會向前猛沖,而不懂得減速緩行的人,在人生的某個彎道處,一定會沖出跑道,損失更多。
因此,身處職場下的我們在工作之余,一定要懂得休息,只有勞逸結合,才有更高的工作效率。事實上,我們看到不少人,為了工作而犧牲了健康和幸福,可謂得不償失。
生活中,那些工作狂為什么那么拼命地工作呢?他們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掙錢,而掙錢為了什么呢?難道僅僅是因為讓自己的生活更物質一些嗎?在物欲橫流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人物質充足,但其精神卻很貧瘠,心靈無法得到休息。這主要是因為他們模糊了掙錢的真正意義,其實掙錢的意義在于享受生活,而不是折騰生活。
事實上,人是一種有著美好憧憬的動物,年輕的時候,我們總是想著等到老了以后,得到了許多物質的滿足,再去好好享受;當我們有了孩子的時候,總是惦記著讓子女好好享受。至于自己到底需不需要享受,自己什么時候享受,卻從不去認真考慮。所以,事實上,很多人不會享受。
享受生活歸根結底是一種心境。享受的關鍵在于尋找快樂的人生,而快樂并不在于其擁有多少、獲得多少,生活質量如何,而是在于其怎樣看待周圍的人和事情,怎樣讓自己有一顆接納一切快樂事物的心。
或者可以說,整日忙碌并不是每個人都想過的一種生活。對于我們大部分人而言,與其成為另外一個不要命式的工作狂,還不如做回自己,靜心地享受生活。
有個人特別羨慕別人騎馬,非常渴望有匹自己的馬。在他看來,騎馬是那么瀟灑,那么威風,而用腳走路真是太麻煩,太沒有意思了。
有人告訴他,如果想得到馬,必須用雙腿來換。那人聽了之后,立刻毫不猶豫地獻出了自己的雙腿。他于是得到了一匹馬。
騎上馬真是太令人興奮了。正如他所想象的那樣,馬在草原上奔馳,仿佛在天空中飛翔。這種感覺讓他沉醉,他慶幸自己的選擇。
但是,人總不可能生活在馬上,騎了一陣子后,他開始有些疲倦,漸漸變得興趣索然了。于是,他想下馬,可是沒有了腳,他站都站不穩,一切都需要人幫助,到這個時候,他才發現自己所面臨的是一種什么樣的困境。
這種交易很明顯是愚蠢的。但在我們生活的周圍,卻不乏這樣的人,他們為了追求所謂的幸福,犧牲了更為有價值的東西,比如健康、親情等。
當一個人拼命工作到忘記了家人和朋友,盡管他的物質生活是富足的,但其精神生活卻是一片貧瘠,他的內在心靈更是一片荒蕪的花園。因為他不懂得享受生活,自然感受不到來自生活的快樂。工作的功利性目的是為了掙錢,但這并不是其最終的目的,享受生活才是掙錢的最終目的。
生活中,享受生活是人生的特殊體驗,在越來越喧囂的塵世中,我們逐漸背離了享受生活的本質。在拼命工作的過程中,我們變得越來越提得起、放不下,為享受而享受,把掙錢、占有當作是享受的終極目的。這樣一來,生活中感受到的苦多樂少。
盡管,激情和夢想是上天賜予自己的禮物,為自己熱愛的事業而努力更不會是一種錯誤。但是,我們的休息也很重要,除去忙碌的工作時間以外,我們應該更多地享受生活,享受與家人朋友待在一起的感覺。這樣我們才能收獲更多來自心靈深處的快樂。
其實,享受生活是一種感知,我們在忙碌之余,要學會品味春華秋實、云卷云舒,一縷陽光、一江春水、一語問候、一葉秋意都是生活里醉人的點點滴滴。
在工作中,我們適時調整自己也是必需的,一個真正會學習的人不會打疲勞戰,而是懂得充足的休息才有更充沛的精神。
那么我們該怎樣做到勞逸結合、調整自己呢?
1.統籌兼顧、合理安排。
你應該合理分配工作、休息的時間,做到勞逸結合,把握好生活節奏。
2.多做體育運動。
3.留出一些機動時間以處理突發狀況。
很多人認為,忙碌的一天才是充實的一天,以至于他們經常把一天的日程安排的滿滿的,但一遇到突發事件,就手忙腳亂了。其實,你應該學會合理規劃時間,留出一些時間處理突發情況;而即使沒有出現這些突發事件,你也能給自己一個放松和休息的機會,或與父母、朋友聯絡一下感情、考慮一天工作中的得失等。
總之,日常工作中,我們只要合理安排時間,懂得調節自己,做到勞逸結合,大可以不慌不亂,甚至有一些充裕的時間享受生活。
上一篇:努力拼搏,永不放棄
下一篇:勇敢表白,為自己爭取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