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欄定律——如何直面困難
學點心理學,保持好心情
我們小時候都聽過鯉魚跳龍門的故事。在大海和大河交界的地方有一個龍門。龍門很高很高,要是鯉魚能跳過龍門,就能變成龍飛到天上去。很多鯉魚都想變成龍,它們游了很久很久,終于找到了龍門,但是龍門太高了,看起來根本不可能跳過去。但鯉魚們沒有被嚇退,它們一次又一次地跳,有的被海浪沖走,丟了性命;有的撞倒石頭上,身上滿是傷痕。有一條金色的鯉魚依然不懈地跳啊跳,在經過無數次的嘗試后終于跳過了龍門,變成了一條金色的龍,飛向天空。
在西方,也有句古老的諺語,是說:如果這件事毀不了你,那它就會令你更加強大。這個現象在心理學上有一個定律,叫跨欄定律。
跨欄定律的核心內容是,一個人的成就大小往往取決于他所遇到的困難大小。就像跨欄,豎在運動員面前的欄越高,也能激發他跳得更高。引申到生活中,就是說當你遇到困難或挫折時,不要被眼前的困境所嚇倒,只要勇敢面對,坦然接受挑戰,就能克服困難和挫折,取得更高的成就。
一位醫生發現的心理學定律
這個定律是一位外科醫生發現的,他叫阿費烈德。阿費烈德在解剖一位腎病患者的尸體時發現,患病的腎要比正常的大,而另外一側腎也遠大于正常的腎臟。在之后多年的醫學解剖過程中,他不斷地發現包括心臟、肺等幾乎所有人體器官都存在著類似的情況。這是為什么?他認為,在與疾病的抗爭中,為了抵御疾病帶來的損傷,這些病變的器官往往要代償性變大,增強功能,以滿足機體生存的需要。根據這個結論,他發表了一篇頗具影響力的論文。論文中說患病器官因為要和病魔做斗爭而使功能不斷增強。對于體內功能相同的兩個器官,當其中一個死亡后,另一個就會努力承擔起全部的責任,從而變得更加強壯,比如我們的兩個腎臟。阿費烈德將這種現象稱為“跨欄定律”,一位外科醫生給自己的發現取了一個和體育項目相關的名字,想想也很有趣。
后來,他在為美術學院的學生治病的過程中,發現很多學生的視力不如普通人,有的甚至還是色盲。在對藝術院校教授的調研中,結果與他預測的完全相同。一些頗具成就的教授之所以走上藝術道路,竟然大都是受了生理缺陷的影響,缺陷不但沒能阻止他們,反而促成了他們走上藝術道路。他覺得這就是跨欄定律的病理現象在社會現實中的重復。
同理,跨欄定律可以解釋生活中許多現象,比如盲人的聽覺、觸覺、嗅覺要比一般人靈敏;失去雙臂的人平衡感更強,雙腳更靈巧,甚至能參加田徑類比賽,和健全人同場競技。正如《圣經》所說:“當上帝關了這扇門,一定會為你打開另一扇門。”
啟示:能突破的困難越大,成功也就越大
對于四肢健全的正常人來說,除了要珍惜我們的健康身體外,也要學會運用跨欄定律,在困難和挫折面前,只有執著和信念能夠帶領我們走得更遠。對于那些阻擋我們前進的絆腳石,要把它們變成邁向成功的墊腳石。碰到困難不要退縮,把挑戰困境看作一種享受。
同樣,跨欄定律告訴我們,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設定一個高目標,就等于有了一個比其他人更高的起點。許多人不成功并不是因為能力不夠,而是不敢制訂高遠的奮斗目標,進而缺少排除萬難、邁向成功的動力。
當面對挫折、感到失落無助時,一定要參考跨欄定律,把這些困難當成欄桿,更高的難度往往帶來更好的成績,更多的挑戰帶來更加精彩的人生。
上一篇:苦難是人生的學校
下一篇:靠出賣朋友來升官發財,其成本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