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過去,才能舉起未來
威廉·布萊克說:“有時候,遺忘是一種最大的幸福。”雖然,對于過去我們不一定非要遺忘,但是絕不能讓它成為我們的負擔。過去的事情已經過去,無論它是輝煌還是遺憾,我們都沒有辦法改變,生活還在繼續,如果一直糾結下去,又如何再有精力和心思去迎接更加輝煌的未來呢?
1797年的冬天,離職以后的華盛頓回到家中。在那個寒冷的冬天,冰雪包圍了他居住的山莊,這位偉大的總統在離職之后被迫過上了與世隔絕的生活。往日的輝煌不復存在,門庭冷落與昔日的熙來攘往相比,顯得過于寂靜,甚至落寞。但是華盛頓并沒有像其他人那樣自怨自艾,沉迷于往日的輝煌與今日的落寞當中無法自拔,而是以一種輕松的心態來享受這段難得的清靜生活。在1798年2月1日那天,華盛頓把自己離職以后的感受以輕快的筆調告訴自己的朋友拉法葉特侯爵:
“親愛的侯爵,我終于成了波托馬克河畔的一位普通百姓了。在我自己的葡萄架和果樹下納涼,聽不到軍營的喧嚷,也見不到公務的繁忙。我此刻正享受著寧靜而快樂的生活,而這種快樂是那些孜孜不倦地追逐功名的軍人們,那些朝思暮想著圖謀策劃、不惜滅他國以謀私利的政客們,那些時時刻刻察言觀色以博君王一笑的談臣們所無法理解的。我不僅僅辭去了所有的公務,而且內心也得到了徹底的解脫。我盼望能獨自散步,心滿意足地走我自己的生活道路。我將知足常樂。親愛的朋友,這就是我對未來的安排。我將隨著生命的溪流緩緩流淌,直到與我的父輩共寢九泉。”
正是這份舍得放下的淡定胸懷,讓華盛頓有了充足的時間來觀察自己身邊的事物。與世隔絕的田園生活為華盛頓提供得以專注思考的空間。也正是在這段時間里,華盛頓醞釀出了后來宏偉的西部開發計劃,這個計劃改寫了美國的歷史。
能夠放得下過去,是一種偉大的人生智慧。“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情懷雖然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但是作為普通人,我們至少應該學得皮毛,試著將過去的種種放下,因為我們畢竟是活在今天,我們還有嶄新的明天要去迎接。如果不想讓今天成為未來不美好的回憶,就不能在回憶里耽誤過多的時間,浪費過多的精力!

哲意人生
過去的已經過去,未來還在前方翹首以盼。我們要想舉起未來,就得放下過去的包袱,輕裝上陣,更加精神抖擻地面對生活。如此,生活才能越過越美,回憶才能越來越甜。
上一篇:拒絕平庸,做最好的自己
下一篇:日程表與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