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空杯心態,虛心學習和進步
民間有句俗話,叫作一瓶不滿半瓶晃蕩,意思就是說有的人一知半解,卻常常喜歡賣弄。無產階級革命導師馬克思曾經說過,一個人應該始終保持求知若渴的精神,這是因為書讀得再多,也不可能掌握所有的知識,而思考得越深,越會感到自己的知識很貧乏,越會領略到科學是沒有邊界和止境的。在成長的道路上,每個人都應該常懷空杯心態,虛心學習,堅持進步,如果總是在掌握很少的知識之后就覺得自己已經掌握所有的知識,洞察所有的奧秘,則只會使自己不斷退步。
越是無知的人,越是覺得自己懂得很多;而越是真正知識淵博的人,越是知道知識的海洋是無邊無際的,自己只是學到了一丁點的知識,還有很多地方都沒有了解和涉獵。所以前者往往會非常驕傲,后者往往會非常謙虛。我們每個人都要成為一個空杯子,面對知識,努力學習,而不要成為只有半瓶水的人,自以為已經掌握所有的知識,因而揚揚自得,就像半桶水一樣不停地晃蕩。實際上這是非常悲哀的,因為半桶水并不能真正地解決問題,卻使我們變得狂妄驕傲,和沒有水的人相比,我們當然是更悲哀的,因為沒有水的人會努力地尋找水,想要把自己的桶裝滿。但是我們卻自以為已經有很多水,因而放棄努力,出現退步。
有一位學者飽讀詩書,滿腹經綸,他自以為自己已經學盡天下的知識,聽說有一位禪師也學識淵博,所以他想去找禪師切磋一番。禪師在得知學者的來意之后,為學者倒了一杯茶水,接下來,禪師就很謙虛地和學者交談,想要與學者交流思想,學習更多的知識。然而學者聽到禪師說的話平淡無奇,漸漸感到厭煩,他暗暗想道:“我走了這么遠的路,這么辛苦來找你,可不是想聽你說這些閑話的,我還是自己去鉆研學問吧,看來你也只是徒有虛名而已!”
這個時候,禪師已經留意到學者的表情發生改變,也看透了學者的心思。不過,禪師并沒有指責學者不尊重自己,也沒有點破學者妄自尊大,而是讓徒弟拿來一壺燒開的水。他把這壺沸水注入學者的茶杯之中,雖然學者的茶杯里還有一半的茶水,但是禪師一直往其中注入沸水,結果水滿了,從水杯里溢了出來。學者趕緊提醒禪師別倒了,茶杯里的水都溢出來了,禪師笑著對學者說:“是啊,如果你不把茶杯里原有的水倒掉,只要往里面加入很少的水,就會溢出來的。”學者聽到禪師的話,意識到禪師是在給他點明深刻的道理——水滿則溢,常懷空杯心態。他恍然大悟,趕緊真誠地向禪師道歉,也希望禪師能夠寬容他剛才的表現,禪師笑著點頭。從此學者始終堅持空杯心態,謙虛地學習,后來成為一位大師。
學海無涯,知也無涯,每個人在知識的海洋里暢游,都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識全盤掌握,所以有些人說自己涉獵很廣、知識全面,實際上也只是一種說法而已。記得有一位名人說,學習知識就像饑渴的時候喝海水,越喝越渴,越是真正熱愛學習、深入鉆研的人,越是會見識到知識的浩瀚。所以我們必須保持空杯學習的姿態,這樣才能夠知道自己的不足,從而有效地提升和充實自己。
上一篇:拒絕“融合效應”:每個孩子都要學會承擔責任
下一篇:放棄虛幻的夢,珍惜當下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