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悟、覺悟
什么是覺“悟”?大多數的人,都會在聽了某位法師一席話,感動得痛哭流涕的時候,或是在內心發愿想要懺悔的時候,說出“我開悟了”這樣的話。其實一時的感動,或一時發出對某條哲理的贊嘆,或一時的懺悔,豈稱得上什么開悟!
圣賢在造字時,早就把“開悟”的真義造在字里面了。“悟”者吾心也,了悟內心的本來真相謂之“開悟”或“覺悟”。是了悟自己內心的本來真相,而不是對一句話或一件事特別感動的時刻,不是對一件事情發出偉大愿力的時刻,不是在你錐心懺悔的時刻,不是在內心偶爾顯現某種特別清靈感受的時刻。
開悟與迷惘是相對的,人類的迷惘不在外物,而是在內心的情緒。因此開悟是在你真切地感覺到內心真相的時刻!是你與內心的真相面對面的時刻!你看清內心一切的動靜,原來是什么所組成的?你感受到內心在喜怒未發時是什么真相?你感受到內心在喜怒已發時是什么真相?你很清楚妄想發生時內心發生什么變化?你知道離一切相之后還剩下什么?你在內心或動或靜的每個日常生活的當下,依然能對內心的種種起伏不分別取舍,依然能對內心種種起伏離一切相。在最激烈的情緒動蕩中,依然有照見本心本性的能力,依然還保有永恒的純真與安寧,這才叫“開悟”。
開悟是在感覺之中,不是一種想象或理解;開悟是用于日常生活每一刻的,不是在拍一下腦袋的那個時刻;開悟是在所有的情緒中,而不只是在沒有情緒的時刻。開悟是覺悟所有感覺與情緒的真相,是在感覺中的,所以又叫“覺悟”,覺悟的人就稱為“覺者”。
覺悟是在各種好的、不好的、正面的、負面的情緒感受下,依然對心性的真相清醒明白,而非挑某一種感受才能清醒自在的。你知道組成內心動蕩的最基本元素只是一股氣而已,只是一股能量而已,而你真切地由內心感受到那股能量,不論是動是靜,都本無任何好惡的意義存在,因而所有貪嗔好惡的情緒煩惱,當下都變成自由自在的菩提。六祖說“煩惱即菩提,無二無別。”這是開悟者的體會。了知此義,凡說要放下痛苦的,凡說要以智慧破煩惱的,凡說要撫平情緒的,都是走遠路了,都在道外了!
開悟只來自于你的內心,因此你必須開始觀照你的內心(古人稱為黃庭),觀照你那一方寸的動靜起伏,再深切地感受到本無意義的能量真相,才有開悟的可能。否則任你有多大的感動,任你發出多大的愿力,任你講過多少有智慧的哲言,寫過多少充滿智慧感人肺腑的書,永遠也沒有開悟的一天!
上一篇:子不語怪力亂神
下一篇: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