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文學·塞弗里斯·大海向西》作者簡介|內容概要|作品賞析
作者簡介 塞弗里斯(1900—1971),希臘著名詩人、散文家和外交家。本名喬治·塞弗里阿底斯·塞弗里斯是他的筆名。塞弗里斯曾在法國巴黎攻讀法律,后參加希臘外交工作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爭結束后曾在卡拉和貝魯特任職,后又任駐倫敦大使。1931年出版了第一部成名之作——詩集《轉折點》,引起人們的注目,被譽之為“未來的詩人”。此后又陸續出版了《水池》(1932)、《神話和歷史》(1935)、《習作》(1940)、長篇詩《畫眉鳥號》(1942)及《航海日志》(1940)三卷。其中《神話和歷史》共收詩二十四首,描述了詩人對古代神話和逝去歷史的緬懷和追憶,這本詩集是他成熟期的代表之作。塞弗里斯的詩影響很大,被廣泛譯成各國文字,其中長詩《畫眉鳥號》被稱之為當代歐洲詩歌中的杰出之作。由于詩歌創作上的杰出成就,塞弗里斯1947年獲得希臘雅典學院的帕拉馬斯獎金,1960年獲劍橋大學榮譽博士稱號,1963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后又獲得英國牛津大學、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榮譽博士及美國藝術科學院院士等榮譽稱號。塞弗里斯的詩作注重把古代神話與當代日常生活的表現緊密結合起來,“不僅強有力地反映了希臘文化的優點,也喚起人們內心深刻的共鳴?!?諾貝爾獎得獎理由)他的詩作在敏銳感受希臘文化的同時,深受象征派詩歌和愛略特詩的影響,從而把象征主義全面引入到希臘現代文學之中。他用優雅的抒情和清新的詞匯給希臘詩壇帶來了新的活力。
內容概要
大 海 向 西
大海向西同一列山脈相會合。/南風在我們左邊吹著,刮得我們惱火極了,/是那種切膚刺骨的風啊! /我們的房子在松樹和角豆樹中間/。高大的窗戶,寬大的方桌,/讓我們給你寫信,到如今已寫了這么久;/那些信投入了分隔我們的裂縫中,/為的是將裂縫填平。
啟明星,當你俯下你的眼睛,/我們的光景便那么甜蜜,勝過那/涂在傷口上的油膏;那樣歡欣,/勝過浸潤舌根的涼水;/那樣寧靜,勝過天鵝的羽翼。/你把我們的生活掌握在你的手心。/吃過流亡的苦果以后,在晚上,/只要我們留在那粉墻前面,你的聲音便如希望之火來接迎我們; /而這風又開始嗚咽,/象把剃刀刮著我們的神經。
我們每個人都給你寫同樣的東西,/每個人都在別人跟前沉默不語/,每個人都各自守望著目一個世界,/守望著山脈上的白天和黑夜,/守望著你。
誰來揭掉我們心上的憂愁呢?/昨夜一場大雨,今朝又是那樣,/滿天烏云緊壓著我們。我們的思想——/好比昨天那松針般的雨腳紛亂如麻,/它們被捆著不用,放在我們的門旁——/準會堆成一座崩潰的高塔。
在這些大部被毀滅了的村子中,/在這面對南風的海岬——/它的山脈在我們前面遮蔽著你——/誰來為我們計算我們決定忘記所要付出的代價? /誰將接受我們的奉獻,在這秋季的末尾? (選自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詩選》)
作品鑒賞 大海是單純而又神秘的,流動而又恒在的。海以它寥無垠的恢弘, 向人類展示著無限和永恒, 展示著自然的全部魅力。海是大自然的象征。當你身臨大海,呼八面來風,遠眺那天海一線所交織的渾沌時,你的思緒,你的情懷被海的誘惑所呼喚,思接千載,心馳萬里。大海成為人們亙古永恒的喟嘆吟詠的母題。大海啟迪了多少智者圣哲的沉思冥想,大海觸動著多少騷人墨客的吟歌詠懷,海無盡頭,吟詠大海的詩篇便同樣永無窮盡。海在塞弗里斯的作品中也是一個經常反復出現的母題。他用希臘人對海所特有的那份心靈感應,以詩的形式賦予海一種新的意義,使之成為一個意象,一個表征,一個神諭?!洞蠛O蛭鳌愤@首詩就是通過大海這一意象,來抒發詩人的感受、體驗和冥思,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與人這一古老命題的理解和釋義。這首詩是一首意象化與意緒化完美融合的詩。詩人通過一系列意象化的處理方式,賦予司空見慣的事物以清晰而又朦朧的意義,增加了詩歌詞語本身的載覆能量和深刻內涵,并將自己獨特的冥想意緒浸潤到每個意象之中。詩的第一段,主要由三個核心意象組合構成,這三個核心意象是大海、房子和信。表面上看,它們似乎是散在的非邏輯的,但其中蘊含著詩人關于人與自然的詩哲式的述說。大海無疑表征著自然,房子作為人類的棲居所在,成為一個獨特的象征。人借自然而生存,但他又超出于自然,用人工的操作營造一個存居的空間,這個空間是溫存而安逸的,可同時也形成一種幽閉和阻隔。這樣,在詩中自然的空間——大海與營造的空間——房屋便顯示著自然與人、自然與社會的疏離狀態以及渴求交流的企盼。營造的空間是幽閉的同時又是敞開的,那種渴求交流的企盼,通過寫信方能表達,且通過寫信方能達成。信成了溝通聯結人與自然的唯一中介?!白屛覀兘o你寫信,到如今已寫了這么久; /那些信投入了分隔我們的裂縫中,/為的是將裂縫填平?!痹谶@里,塞弗里斯構思奇巧,在大海與房子之間切入了一個寫信的行為,從而賦予這一尋常的生活行為以不同尋常的哲理意蘊。信固然是一種信息的傳遞,然而作為人類指稱世界的符號,作為人感知冥思的載體,信——語言乃是人類自身的內在設定,因而它也構成了人與世界發生關系的前提和媒介,也許正是在此意義上海德格爾說:“語言乃存在之屋?!痹诤5赂駹柨磥?,語言行為其實質乃是一種照明活動,仰賴語言的照明,一切存在才得以示現出來,使之完成通向存在的去蔽澄明的境界。因此,一切在的示現與澄明都藉賴于語言照明這一行為,藉賴于通過語言所進行的對話交談,正是“交談指證出了一個共同世界的存在”。(海德格爾 《荷爾德林與詩的本質》)塞弗里斯可否受過海德格爾思想的影響。我們現在不得而知,但穿透意象?!洞蠛O蛭鳌芬辉姾N的深奧哲理確確實實在向我們敞開著一個存在的意義。在此意義上可以說這是一首哲化的詩,正如海德格爾的某些哲學論著是詩化的哲一樣。更有意味的是海德格爾一生致力于撥轉西方哲學的“誤入歧途”,以重新恢復柏拉圖以前希臘文化的本來狀貌,而塞弗里斯的創作靈感也正是淵源于古希臘的文化精神之中。兩人對古希臘文化同樣是心向往之、敬仰備至的。或許正是在古希臘文化這一共同基點上,我們找到了塞弗里斯與海德格爾關于人與自然、人與存在的共同感受、冥想和體悟。德國著名浪漫派詩人諾瓦利斯曾說過:“哲學原就是懷著一種鄉愁的沖動到處去尋找家園?!弊匀痪褪侨祟惖募覉@,人的存在佇立在一塊充滿悖論的大地上,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賜予人類以血肉之軀,賜予人類以性靈。人一方面作為自然的本真而存在,一方面作為與自然相抗衡相爭斗的異在而存在。這設定了人的誕生必將標識著一個苦難歷程的開端,人自己放逐了自己,使自身成為與自然相疏離的流浪者?!洞蠛O蛭鳌繁磉_了這種詩哲式的流浪精神與憂患意識。這是作者面對自然所產生的還鄉沖動?!俺赃^流亡的苦果以后,在晚上,/只要我們留在那粉墻前面,/你的聲音便如希望之火來接迎我們?!闭軐W冥思的歸宿是精神的還鄉,詩又何嘗不是一次精神的漂泊與還鄉。在漂泊與放逐中,人類企盼著家園的回歸。對漂泊放逐異在的行吟詩人來說,還鄉的沖動執著于一個神圣的秘而不宣的守望。在這守望中,人獲得了步履維艱的旅途上的精神支點。守望來自于神圣的承諾,在靜靜的守望中,人戰勝放逐的孤獨與絕望?!拔覀兠總€人都給你寫同樣的東西,每個人都在別人跟前沉默不語,每個人都各自守望著同一個世界,守望著山脈上的白天和黑夜,守望著你。”守望是一個神圣的承諾。它既神秘又清晰,但很難用理性邏輯去驗證去把握去解析。理性邏輯所造鑄的思想之塔,永遠無法企達守望所默示的一切,因而,“我們的思想,/好比昨天那松針般的雨腳紛亂如麻,/它們被捆著不用,放在我們的門旁,/準會堆成一座崩潰的高塔。”人與自然的疏離,導致了存在的遮蔽,導致了自然的本真與人的本真的遮蔽,“它的山脈在我們前面遮蔽著你?!币屪匀幌蛉顺ㄩ_,讓人向自然敞開,仍需要人自身的努力。人于神圣的守望中,藉賴語言的照明活動來完成存在的去蔽。在漂泊中,在放逐中,在守望中,人類做出了無數次的祭奠和奉獻,或許這僅意味著一個西西弗斯式的神話。不管這祭奠和奉獻是否值得,是否荒誕,是否可靠,是否有人或有神的承領(計算),守望和奉獻無疑都將是一個命運的設定,正如漂泊與流浪同樣是一個命定一樣。塞弗里斯是一位具有希臘精神的詩哲。《大海向西》這首詩,雖是一首精煉短小的詩,但在充滿意象的詩行中,濃縮著詩人對于自然與人這一古老命題的哲學沉思。這首詩的表述是純詩式的,它通過意象的張力,把極富存在主義和現象學的哲學思辨精神高度濃縮在詩的意象之中。詩人的哲學冥想也許是有意識的,也許是無意識抑或是潛意識的,但不管怎樣,在我們穿行意象的迷宮時,總會或少或多地捕捉到一些深奧的玄思,感受到一點神秘的啟示,領悟到一些難以言說的東西。由于塞弗里斯對于意象創造的得心應手,也就避免了一般哲理詩那種枯燥乏味的概念圖解,并確保了其中的奧義永遠向闡釋者敞開。
上一篇:《捷克斯洛伐克文學·塞弗爾特·在窗旁》作者簡介|內容概要|作品賞析
下一篇:《日本文學·太宰治·斜陽》作者簡介|內容概要|作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