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外國文學作品簡析
【蘇聯】 奧斯特洛夫斯基
保爾·柯察金
尼古拉·阿列克謝耶維奇·奧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蘇聯無產階級作家。出身于烏克蘭工人家庭,家境貧寒,小學畢業即去做工。十月革命勝利后,積極投身于保衛蘇維埃政權的斗爭。因為負傷和疾患而全身癱瘓。在雙目失明、全身癱瘓的困境中,他沒有向厄運低頭,以驚人的毅力在病榻上完成了第一部長篇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繼此之后,他著手創作另一部長篇小說《暴風雨中誕生》,原計劃寫三卷,但是僅完成第一卷便與世長辭。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以作者的親身經歷為基礎,塑造了第一代蘇維埃青年、以主人公保爾·柯察金為代表的無產階級革命英雄形象。小說出版后,受到廣大讀者熱烈歡迎和高度贊揚,激勵了一代共產主義青年。奧斯特洛夫斯基因此榮獲1935年度的列寧勛章。小說被改編成電影和電視劇,作為青年人生教育不可多得的生動教材。
秀彼多夫卡是烏克蘭的交通重鎮,有六條鐵路線在這里交匯,這里一天到晚車水馬龍、人來人往。調皮的保爾·柯察金被學校開除后就來到火車站食堂當伙計。兩年后,他又離開食堂到發電廠當火夫的助手。不久,傳來沙皇被推翻的消息,小鎮因此而沸騰起來,青年人在大街上唱歌歡呼。很快小鎮又恢復了往日的平靜。除了一面紅旗在孟什維克盤踞的鎮公署上飄揚,什么也沒有發生變動,工廠的主人仍然是原來的主人,保爾和其他工人們仍然要賣命地干活。可是冬天,車站上來了許多號稱是“布爾什維克”的陌生人,大家有一種新奇和親切的感覺。后來,布爾什維克撤退了,德國人占領了秀彼多夫卡。在以后的日子里,形勢日益緊迫,彼得留拉匪徒、哥薩克反動頭目、白黨匪徒以及波蘭白匪先后占領小鎮。他們爭奪政權,殺戮無辜,布爾什維克領導的紅色游擊隊不斷地與他們斗爭。
在1919年這個特殊的年份,烏克蘭大地在無數馬車、輜重車和炮車碾壓下震顫著。戰火硝煙尚未消散,春天已經來臨。保爾在一次垂釣中結識了冬妮亞,她穿著潔白的水手裝,有著藍色的眼睛和栗色的辮子。冬妮亞父親是鎮上的林務官,在保爾眼里,她是有錢人家的小姐,與自己不是同類人。可是他們卻互有好感并被對方深深吸引,這對少男少女心頭萌發了愛戀之情。他們經常約會,到野外去玩兒,感到十分開心。保爾只覺得渾身是勁,終日興奮不已,覺得自己似乎長大許多。
保爾的哥哥阿爾青是鐵路工人,有一天他帶來一個健壯的陌生人,這人叫朱赫來。阿爾青把他留在自己家住,還讓保爾帶他去發電廠見老板,推薦朱赫來頂替那個生病的裝配工。很快保爾和朱赫來成為好朋友,朱赫來告訴保爾: 只有布爾什維克才是工人階級的政黨,為人民大眾的解放事業而斗爭的。保爾心想,朱赫來肯定是一個堅強勇敢的布爾什維克。朱赫來夜以繼日、奔波操勞,他白天去工廠上工,黃昏時分就出門從事革命工作,直到深夜才回來睡覺。有一天晚上,朱赫來外出未歸,保爾驟然產生了一種不祥的預感,于是他出門四處打探消息。正當他一無所得準備回家時,突然發現街頭轉彎處有一個士兵正押著一個魁梧的工人向敵人司令部走去。保爾定睛望去,那個被捕的工人正是朱赫來。保爾情緒既緊張又激動,就在士兵與朱赫來兩人離他越來越近的當兒,他猛然撲過去,抓住士兵的步槍拼命往地上按。士兵驚惶失措,就在這一瞬間,朱赫來揮拳向那個士兵打去。押送兵像一條笨重的布袋滾進路邊水溝,朱赫來拉著保爾迅速離開了現場。不料有人出賣保爾,他給關進了監獄,飽受拳腳之苦,但是他堅強不屈、一聲不吭。一星期以后,他被糊里糊涂地釋放了。
保爾告別親人和戀人參加紅軍,他是一名騎兵旅的戰士,南征北戰,為建立蘇維埃政權沖鋒陷陣。戰斗中,他大腿受傷,還得了傷寒,高燒折磨著他。在布瓊尼騎兵與波蘭白匪的一次戰斗中,保爾的頭部被敵人的彈片擊中。他昏迷了13天后蘇醒過來。雖然大難不死,可是他的一只眼睛瞎了,那時保爾剛17歲。歷經磨難和痛苦,保爾成長起來。保爾住院期間,冬妮亞來看過他。出院以后,保爾竭力勸說冬妮亞參加革命,他是多么希望冬妮亞能夠成為自己的同志啊。冬妮亞并不贊同保爾的想法,他們爭吵起來,兩人關系從此出現裂痕。他們當時都陷入迷惘與痛苦之中,但是又明確意識到他們最終將分道揚鑣。
保爾在街上看到一張有著州契卡(肅清反革命委員會)主席簽名的布告,那個簽名的人正是朱赫來。保爾立即去找朱赫來,戰友重逢,分外高興。保爾的身體狀況暫時不適宜到前線參加戰斗,朱赫來要到契卡來工作。于是保爾來到契卡運輸特別委員會,這里的工作非常繁忙,保爾那還沒恢復的健康開始受到損害,傷痛經常發作。終于,在兩天兩夜得不到睡眠之后,保爾暈倒了。朱赫來很關心保爾的身體健康,他檢討自己考慮不周,隨后便介紹保爾到省共青團去工作。保爾回秀彼多夫卡休養了兩個星期,見到了久別的母親和哥哥。
新的戰斗召喚著保爾,他告別親人之后,啟程來到基輔。共青團省委派保爾到鐵路總工廠去擔任共青團書記并參加生產勞動,他在努力工作之余參加了辯證唯物論研究小組的學習。省黨委會委員麗達是他的理論輔導老師,盡管她很年輕,但是有很高的理論修養和豐富的斗爭經驗。保爾十分欽佩麗達,他們在共同的學習和工作中結下了深厚的友情。在保爾心目中,起先僅僅把麗達看作自己的政治輔導老師,她的形象神圣不可侵犯。當保爾從性別和情感的角度注意到麗達也是一個女人時,便方寸大亂。抑制不住的感情沖動使保爾非常煩惱,他感到不安和痛苦,因為眼下革命形勢如火如茶,談情說愛是不合時宜的。就在最近,一起反革命大暴動的陰謀剛剛被粉碎,忠誠的老布爾什維克為此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在火熱的斗爭中,保爾清醒地認識到不能陷入個人的感情旋渦,毅然決定斬斷剛剛萌發的愛情。他近乎粗暴地中斷了與麗達的來往,麗達感到困惑與驚訝。保爾忍受住感情的煎熬,對麗達的反應視而不見。
冬季即將來臨,饑餓與嚴寒肆虐全城。天寒地冰之時,鐵路癱瘓了。鞏固新生政權、保障人們生活的糧食與木柴的供應極為短缺。面對困難,共青團員們接受了艱巨任務,必須在三個月之內由波耶卡火車站修筑一條通到伐木場的窄軌鐵路。保爾加入了筑路大軍,與戰友們忍受著種種艱難困苦。他們修筑鐵路期間,淫雨連綿、地面泥濘,加之缺衣斷糧、殘匪騷擾,于是有些人忍受不了這艱苦生活就開了小差。那些堅持留下來的人們頑強拼搏、不辭辛勞。在保爾們艱苦卓絕的努力中,鐵路在一天天往伐木場延伸。朱赫來親自到筑路工地看望共青團員們,青年人那種無私奉獻、忘我工作的革命熱情感動了他。朱赫來面對一張張感人的面孔,情不自禁地贊嘆道:“鋼鐵就是這樣煉成的!”
天下起了大雪,保爾的破皮靴露出了腳趾,但是他不畏嚴寒,帶領自己的突擊隊鏟除路段上厚厚的積雪。這時,一列客車停在小站上,保爾無意間在下車的旅客中看到了冬妮亞和她的丈夫,他與冬妮亞早已失去往日的情誼,互相陌生、驚訝地對視著。如今各自發現,他們之間的距離是那么遙遠,以致于再也沒有什么可談的了。
惡劣的生活條件,使得筑路隊流行起傷寒病,保爾也未能幸免。他的病情日益嚴重,領導決定由他的同鄉送他回秀彼多夫卡治療。途中,人們誤將保爾的病軀當尸體抬到月臺上,并向上級報告死訊。可是保爾以自己頑強的生命力從死神那里重返人間。經過一個月的療養,他已經能夠下地走路了。一天,保爾來到故鄉的烈士陵園,悼念埋葬在這里的革命同志和親愛的戰友。保爾脫帽致哀,深深地沉浸于緬懷當中,他思索著生命的意義。面對長眠地下的先烈,保爾的內心深處發出了這樣的聲音:“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屬于我們只有一次。我決心把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事業而斗爭。”保爾感到不能再繼續平平靜靜地休養下去了,他似乎聽到前方戰友的召喚,他迫切需要投入到火熱的工作之中。
保爾回到基輔,他來到鐵路工廠擔任助理電器裝配工,同時從事共青團工作。他帶領共青團員們打掃車間,清除多年的積垢;他們整頓了勞動紀律,使生產不斷躍進。每天晚上保爾都要去公共圖書館看書,直到閉館才離開。在緊張的工作和學習中,保爾一顆對黨對人民無限忠誠的火熱紅心激烈地跳動著,他鄭重地向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日月如梭,保爾經常感到有做不完的工作,盡管傷痛時時侵擾他,可是他仍然不屈地戰斗在工作第一線。后來,他由于健康原因不得不離開了心愛的工廠,被分派到省軍事委員會從事政治思想工作。一年后,他又奉調省黨委會負責共青團工作。不久,保爾轉為正式黨員,成為一名忠貞而堅強的共產主義戰士和列寧主義的捍衛者。偉大的列寧同志不幸于1924年逝世,千百萬人無不沉浸于悲哀之中。就在這無比悲痛的日子里,又一批像保爾這樣的優秀青年加入布爾什維克。列寧同志雖然離開了大家,但是無產階級革命隊伍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一起。為了恢復被戰爭破壞的國民經濟,建設強大的國家,每個人都加倍努力、拼命工作,化悲痛為力量,實現列寧同志的遺愿。
身殘志堅的保爾
全俄羅斯共產主義青年團第六屆大會勝利召開,保爾光榮地出席了這次大會。在會場上保爾意外地與麗達重逢,巨大的喜悅撞擊著他的心房。保爾回想三年前自己的魯莽和幼稚,感到羞慚難當。這時的麗達已為他人之妻,并做了母親,有一個可愛活潑的女兒。保爾努力使自己的情緒平靜下來,在內心深處為麗達默默祝福。
保爾的病一到秋冬季節就要發作,醫生診斷他可能會完全癱瘓。保爾在醫生的安排下去了海濱療養院。出院之后,他順路去看望母親的一位老朋友。這位老人的女兒今年18歲,名叫達雅,在工廠當工人。她的樸實和她一家不幸的境遇給保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到單位,保爾又被委派到中央委會員書記處機要科工作。可是保爾的身體越來越差,他時常發燒、四肢麻木。中央委員會不得已解除了他的工作,給他發放了撫恤金和殘廢證明書。就在保爾失望痛苦之時,他收到達雅家里的來信,他們正盼望著他的幫助。保爾即刻動身再次來到這座港口小城。在小城的海濱公園里,保爾回顧了自己24年來的戰斗歷程。現在他感到就要脫離革命隊伍,那么自己活著還有什么意義呢? 生命的價值到底在哪里?想到這里,保爾把手槍從口袋里掏出來,他用槍口對準自己的臉。可是他感到死是怯懦的表現,于是放下手槍,狠命地自責。他認為應該戰勝命運、擁抱生活,讓生命重放光芒。保爾回到達雅那里,把自己的全部想法誠懇地告訴了她,并正式向她求婚。很快,保爾和達雅結婚了。
保爾與達雅婚后生活十分平靜,達雅做工、保爾讀書。在他們幸福安定地生活了一段時間之后,一個新的不幸又悄悄地向保爾襲來了。癱瘓癥完全剝奪了他的行動自由,只有右手還能聽他使喚。接踵而至的是更大的不幸,保爾雙目失明了。盡管保爾遭受一連串的打擊,可是他不再退卻,而是異常鎮定地面對殘酷的現實。他已堅定不移地選擇了自己的未來道路,他艱難地握著筆不停地寫作,他要通過寫作重新回到革命隊伍。保爾緩慢地,一行又一行摸索著寫,他全身心貫注在創作上。母親、達雅和同志們給了他很多幫助和鼓勵。終于,小說的最后一章完成了。稿子寄出之后,保爾懷著從未有過的焦急心情期盼著回信。一天又一天過去了,仍然沒有編輯部的答復。突然有一天母親帶給他一封回電,電報紙上只有幾個字:“小說大受贊賞。即將出版,祝賀成功。”保爾激動萬分,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他感到自己生命脈搏的跳動,他的日盼夜思終于成為現實。保爾以他的堅強毅力,拿起創作這柄新武器,重歸革命隊伍,開始邁向新的生活。
上一篇:《金錢》簡析|介紹|賞析|鑒賞
下一篇:《錢商》簡析|介紹|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