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傀儡》外國文學作品簡析
波蘭作家普魯斯(1847—1912)的長篇小說。作品主要描寫新興資產者伏庫爾斯基追求庸俗的貴族小姐伊莎貝拉的故事,展現華沙各階層人物的復雜關系,揭示1863年起義后波蘭商業資產階級勾結沙俄、并和封建貴族相互妥協的社會生活。主人公伏庫爾斯基出身破落貴族家庭,曾因參加起義,遭到流放,后轉向經商,終于在俄土戰爭中發了大財。他結識美貌驚人的貴族小姐伊莎貝拉,立意借她打開通向貴族社會的大門。他有意輸錢給伊莎貝拉的父親,暗中收買他家的期票和銀器;為保育院慷慨捐款,希求以此博得伊莎貝拉的歡心。但伊莎貝拉對伏庫爾斯基若即若離,又同表哥暗地勾搭,并傾心于演員羅西。伏庫爾斯基的愿望無法實現,精神空虛消極頹廢,遂離開華沙。伊莎貝拉最后進了修道院。
《傀儡》在分崩離析的復雜社會背景上塑造了波蘭資產階級的理想人物,借以表現作者的社會理想。伏庫爾斯基具有波蘭資產階級的主要特征。他參加過起義,在流放西伯利亞時與進步知識分子結交,崇尚科學;回到華沙后,發現一切都以追求金錢財富為中心,他深知實現自己的生活理想和科學事業,必須有堅實的經濟基礎,于是娶有錢的寡婦為妻,得到經商的資本,并進行冒險投機,逐步變成買辦資本家。伏庫爾斯基的發跡道路代表著當時波蘭資產階級發家的真實狀況,具有一定的典型意義。主人公不滿現狀并崇拜拿破侖,反映了作者對現實的不滿和對波蘭民族解放運動的懷念。伏庫爾斯基在發財時也為社會謀福利,不時扶助窮人,這些都表明作者希望資產階級中出現優秀人物來擔負改革社會的重任。伏庫爾斯基是作者塑造的一個過渡時期的綜合型的理想主義者。他孜孜不倦地追求偉大的事業,并具有科學和政治思想。他善于行動,在當時波蘭貴族資產階級軟弱無能的情況下,他的思想和行動具有進步因素。但伏庫爾斯基畢竟是一個新興資產階級的典型,在他身上也暴露出資產階級暴發戶的全部特征:貪得無厭的欲壑,撈取錢財的手段,以及空虛的精神狀態。
《傀儡》以主人公的活動為線索,串聯波蘭各階級人物之間的復雜關系,勾勒出一幅鮮明的風俗世態畫。作品描寫的環境有繁華的城市、恬靜的鄉村,還有硝煙彌漫的戰場;出現的人物有貴族、冒牌科學家、騙子、妓女、學生;描述的事件有波蘭革命和俄土戰爭。作者巧妙地把震驚全歐的大事件與細微的日常生活內容揉和起來,展現出19世紀后半葉波蘭社會真實的歷史風貌。小說用不同手法來描寫人物活動和日常生活細節,使作品內容豐富,生動具體。
上一篇:《佩德羅·巴拉莫》簡析|介紹|賞析|鑒賞
下一篇:《傲慢與偏見》簡析|介紹|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