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樂園》外國文學作品簡析
英國詩人彌爾頓(1608—1674)的長詩。天國大天使撒旦因不滿上帝的統治,率領部份天使起來造反,失敗后被囚于地獄仍不屈服,并繼續鼓勵天使們設法復仇。后來,撒旦引誘上帝所創造的人類始祖亞當、夏娃偷吃了伊甸園中智慧樹上的禁果,上帝便將他倆逐出伊甸園。最后,撒旦以破壞了天國樂園而實現了對上帝的報復。這一題材雖主要來自《舊約·創世紀》的故事,但作者按長詩思想內容的需要進行了徹底的創造,賦予了全新的意義,成為一部寓時代精神于宗教題材的壯麗史詩。
長詩中的上帝、亞當和夏娃、撒旦,在作者一反宗教傳統觀念的筆下,被塑造成了三種不同的典型形象。主宰宇宙的上帝,被描寫成專橫跋扈、倒行逆施的暴君。他“為所欲為,無不由他布署”,從對這個暴君形象的刻劃中,人們清楚地看到了王政復辟后的查理二世的兇相。《圣經》中超凡出世、迷戀天國的亞當和夏娃,寫成了受暴政壓迫而喪失自由的人的代表。為了探索真理和生命的奧秘,他們不惜犧牲“天堂的幸福”。他們是人類覺醒的象征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化身。而長詩中的主人公,則是原來地獄中的魔鬼撒旦,作者把他塑造為一個敢于反抗權威,勇于堅持斗爭的英雄形象。他一再譴責上帝:“維持著江山,作威作福”。在反抗上帝的戰斗中,他身先士卒,一馬當先。他被上帝打入地獄后,仍然毫不氣餒,繼續保持著高昂的革命斗志。在破壞上帝樂園時,他更表現了“赴湯蹈火,我甘愿承擔”的自我犧牲精神。撒旦這一形象,藝術地再現了當年資產階級革命戰士英勇不屈的堅強意志和反抗精神。長詩通過亞當和夏娃對完美生活形式的追求,否定了封建階級的專制統治;通過撒旦對上帝的反抗,表現了資產階級在革命中的英勇氣概和對人類社會的美好理想。
長詩規模宏偉,風格高昂,氣勢壯闊,具有史詩特色。詩中用了很大的篇幅描繪陰森恐怖的地獄,浩瀚無邊的宇宙和上界天國樂園中的各種景象,展現了廣闊博大的背景,制造了莊重豪邁的氣氛,更好地突出了撒旦反對暴君上帝的叛逆性格。詩中借助豐富的想象,又更完善地表達了思想內容。對亞當和夏娃在樂園的生活情景,作者運用把神人化的方法,寫得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真實感人。撒旦與上帝在天郊的戰斗是全詩的重點,作者更是馳騁想象,以夸張的手法設計了“刀兵如水”、“烈馬如焚”和“拔山相擲”、“天壁坼裂”的非凡情節,來升華長詩的寓意,收到了強烈的藝術效果。
上一篇:《天真之歌》簡析|介紹|賞析|鑒賞
下一篇:《安提戈涅》簡析|介紹|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