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文學·《圣經·后典》·御前辯論》原文與賞析
《后 典》
大利烏皇帝舉行盛大的宴會,款待朝廷大臣、全體皇族、親王、大公以及從印度直至蘇丹一百二十七省的諸位元帥、省長和總督。在金碧輝煌的宴會廳里,皇帝和群臣們舉金杯,擎玉盞,品味著美酒和佳肴。酒足飯飽,玉兔東升,大利烏皇帝攜皇妃送走賓客,回寢宮歇息。
皇帝睡入夢鄉,床前侍立著三名英俊威武的青年衛士,他們切切私語著:
“什么是世上最強者呢?讓我們每人選出一樣,由皇帝來評判吧,看誰選得最佳。”
“誰選得最佳,誰就獲重獎。”
“那獎品由誰來出呢?”
“皇帝呀,皇帝陛下富有蒼海,他一高興,就會讓優勝者穿朝服,飲金杯,睡金床……”
“對了,還有金鞍寶馬大戰車,高級頭巾金項鏈。”
“是呀,優勝者將成為皇帝的謀臣,榮獲親王爵位。”
這三名青年衛士一時說得興起,果真背對背地寫下了自認為是最理想的答案,密封好,等皇帝翻身的時候,就勢壓在他的枕頭底下。
“當皇帝醒來的時候,”他們說,“這些答案就會呈現在他的面前,他和波斯三公就會決定誰是優勝者。優勝者就會本著寫下的東西獲獎了。”
第一名衛士寫道:
“世上最強者莫過于酒。”
第二名衛士寫道:
“世上最強者莫過于皇帝。”
第三名衛士寫道:
“世上最強者莫過于女人,然而真理可以征服一切。”
旭日東升,朝霞滿天,大利烏皇帝醒來,三份答卷呈現在他的面前。聰明不過帝王家,大利烏一看就懂。他很想借此機會選拔人才,立刻派使者把波斯和瑪代的高官顯貴們召集到一起,其中包括元帥、省長、總督和欽差大臣。皇帝在議會大廳里就座,命人高聲宣讀了三篇答卷。
“召三個青年人進來吧,”皇帝說,“讓他們公開答辯。”
于是這三名青年衛士被引進議會大廳,分別解釋他們所寫的內容。
〔論酒〕那位寫酒是最強者的衛士首先講話。“皇帝陛下,”他開始說,“酒在世界上明明是最強有力的東西。它攪亂每個醉漢的頭腦。它對每個人都具有完全同等的效力,不管是國王或者孤兒,奴隸或者自由民,財主或者窮人。它使每個人感到快樂而無憂慮,使人忘卻一切煩惱和責任。它使每個人感到富有,無視國王和官吏的權威,講起話來好像自己擁有全世界。當人們喝酒以后,便忘記了誰是朋友誰是鄰居,接著他們很快就會拔出劍來與之格斗。當他們清醒以后,便不記得他們剛才的所作所為了。皇帝陛下,諸位閣下,”他總結道,“既然酒能這樣支使人,那么理所當然,它是世上最強者。”
〔論皇帝〕那位寫皇帝是最強者的衛士接著講話:“皇帝陛下,世上最強者莫過于人,因為他們統治著大地和海洋,實際上,統治世上的一切。然而皇帝是所有人中的最強者,他是他們的主人,不管他命令什么,人們都得服從。如果他叫人互相打仗。人們就得互相打仗,如果他派他們出去殺敵,哪怕叫他們摧毀群山、高墻或城堡,他們也得去。他們可能殺人或者被殺,但卻不能違背皇上的旨意。如果他們勝利了,他們會給他帶回來所有的戰利品。農民不去打仗,然而也得將各種收獲物的一部分獻給皇帝,并且互相督促著向皇帝納稅。雖然說皇帝只是一個人,如果他命令人們殺戮,人們就得殺戮;如果他命令人釋放囚犯,人們就得釋放囚犯;如果他命令人攻擊,人們就得攻擊;如果他命令人建設,人們就得建設;如果他下令毀壞莊稼或者農田,人們也得照辦。所有的人,不論武士或者文官,都得服從皇帝。當他坐下來吃喝,隨后又躺下來睡覺的時候,他的仆人們得站在周圍保衛著他,不得去照料自己的事務,因為他們從不違背他的意志。皇帝陛下,諸位閣下,”他總結說,“既然人們如此這般地服從皇帝,那么理所當然,世上沒有比它再強的了。”
〔論女人〕那位寫女人和真理的名叫所羅巴伯的衛士最后講話: “皇帝陛下,皇帝固然強而有力,男人有的是,酒是強烈的,可是由誰來統治和控制所有這一切呢?是女人!女人生出皇帝和所有治理大地和海洋的男人。女人將他們帶到世上來。女人養育男人,男人種植葡萄園,葡萄園產葡萄,用葡萄釀酒。女人做男人穿的衣服,女人給男人帶來榮耀,實際上,沒有女人,男人便無法生活。
“男人可以積攢金銀財寶,然而當他看見一位面貌漂亮體形苗條的女人時,他就會情不自禁地目瞪口呆,他對她的貪欲遠遠超過金銀財寶。一個男人可以離開養育自己的父母,去跟女人結婚。他會忘記自己的父親,自己的母親,去跟自己的妻子共度美景。所以說,你們必須認識到 ,婦女乃是你們的主人。難道你們不是將辛辛苦苦所得的一切奉送給自己的妻子嗎?一個男人會出征打仗,涉水渡江,漂洋過海,乃至明火執杖地搶劫。他有時不得不面對獅子,或者在黑夜里行走。然而他終歸要把戰利品拿回家去送給他所愛的女人。有的男人被女人弄得神魂顛倒,有的男人成為女人的奴隸。因為女人,有些人被處死了,毀掉了他們的生命。說到這里,你們相信我嗎?
“皇帝的權力固然可畏,哪個國家也沒有膽量攻擊他。可是有一次我看見他跟自己的愛妃阿佩米在一起。阿佩米坐在皇帝右邊,她從他頭上取下皇冠,戴在自己頭上,隨后用左手打他嘴巴子。皇帝所能做的,只是張嘴望著她。每當她對他微笑的時候,他總是報以微笑;每當她跟他生氣的時候,他便奉承她,逗她笑,直至她情緒好轉。皇帝陛下,諸位閣下,既然女人能力如此強大,那么可以肯定,世界上沒有比女人再強的了。”
聽了這話,皇帝和大臣們只好面面相覷。
〔論真理〕接著所羅巴伯開始講真理。“是的,”他說,“女人是很強大。可是想一想,地面是何等廣闊,天空是何等高遠!想一想,太陽的運行是何等快捷,它在一天之內迅速地繞天一圈。既然太陽如此能行,那它當然是偉大的啦。然而真理比所有這一切都更加偉大更加強而有力。世界上人人尊重真理,天堂贊美真理,萬物在真理面前誠惶誠恐。
“真理大公無私。你們能在酒,皇帝,女人,乃至全人類的所作所為中,在萬事萬物中,發現不公。他們之中沒有真理,他們是不公正的,他們行將滅亡。然而真理是永恒的,它將繼續存在并且永遠居于統治地位。真理不偏不倚,它處事公正,從來不做邪惡與非義之事。人人贊成真理的所作所為,它的決定永遠是公正的。真理是堅強的,高貴的,有力量的,并且永遠是威嚴的。讓萬物贊美真理的上帝吧!”
〔回答〕青年衛士所羅巴伯的講話剛一結束,會場里就歡呼起來:
“真理是偉大的,世上最強者屬于真理!”
皇帝對所羅巴伯說:
“你有什么要求就說吧,哪怕是過去不能同意的,我也會給你。你將成為我的謀臣,我授予你親王爵位。”
所羅巴伯回答說:
“皇帝陛下,請允許我提醒你回憶一下,你在登基加冕那天所發表過的莊嚴誓詞。你答應重建耶路撒冷,并歸還從該城掠走的寶物。請記住,當古列發誓消滅巴比倫的時候,他把這些圣器放在一旁,莊嚴許諾將其歸還耶路撒冷。你也答應過重建圣殿,此殿在巴比倫人蹂躪猶大地時被以土買人燒毀。那么,陛下,因為你是一位慷慨大度的人,所以我乞求你,實現你向天君所發過的莊嚴誓詞吧!”
這時大利烏皇帝站起來,親吻所羅巴伯,并且立刻向各省總督和官吏發詔書,命令他們為重建耶路撒冷的人們提供安全通行證。皇帝還致函大敘利亞和腓尼基的全體總督,特別指示黎巴嫩總督,向耶路撒冷運送香柏木,幫助所羅巴伯重建圣殿。皇帝重申了古列的諭旨,過去古列擺在一邊的圣器和寶物統統得歸還耶路撒冷。
所羅巴伯拿著皇帝的詔書來到巴比倫,把最新消息告訴自己的猶太同胞。
既然但以理不能領導猶太人重回巴勒斯坦,波斯人就選中了所羅巴伯。他是原猶大國王的遠親。所羅巴伯到達耶路撒冷后,就和大祭司約書亞一起投入重建工作。但是事情并不順利,因為城郊大部分地區已被撒瑪利坦人強占并辟為農場和牧場了。過了好幾年,經過無數次的交涉,圣殿才落成了。不管在耶路撒冷的還是在外省的猶太人,都將耶路撒冷作為他們心靈的家。所羅巴伯和前面提到的但以理以及后面要說到的以斯拉一樣,都對保存猶太教,使之免遭覆滅的命運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從故事中可以看出,所羅巴伯是一位有辯才又愛思考的人。在別人論證完酒和皇帝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東西后,他首先論證了女人,但這一切都是物質的東西,可以說這僅是維持人類生存的一條鏈。那么另一條鏈是什么呢?所羅巴伯說是真理,而所謂的真理,就是一種形而上的東西。人生不就是這樣嗎?在形而下與形而上的不停搏斗、不停促進中繼續著。但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所羅巴伯并不是為了讓人們崇拜真理而發表這番言論的,他的目的在于重建耶路撒冷,耶路撒冷是上帝的所在地,因而它是上帝的化身,因而也就是真理的化身。所有的人都被所羅巴伯說服了,于是皇帝同意重建耽擱了許久的耶路撒冷。可是以下出現的問題,就不是聰明善辯的所羅巴伯所能料到的,也不是歷史上所有的偉人憑自己的意志就能扭轉的,這就是歷史性而客觀的一面——極大多數猶太人仍然住在埃及、巴比倫和波斯的各個商業中心,他們不愿放棄優厚的生活而回到耶路撒冷這個地處內陸的封閉的小城市,它里面的街道既窄又臟,工場簡陋,幾乎不存在發財的機會。但是每逢重大的宗教節日,只要環境許可,總有少數流放者回圣城過節。可是一旦唱完最后一首贊美詩,他們就又匆忙趕回自己居住的商業區。但他們對上帝虔誠,他們對耶路撒冷懷著特殊的愛,并將它當成心靈之家。就這樣,猶太人發展出了奇特的雙重忠誠,在以后的400年里產生了許多麻煩和痛苦。不管猶太人在哪里,耶路撒冷都是他們的國中之國。
盡管所羅巴伯關于女人和真理的理論無懈可擊,可是一旦他認定一個具體的東西為真理并為此而做出巨大努力的時候,他又落入了如此尷尬的境地。人們可以說所羅巴伯的理想是幼稚的,也可以說他關于上帝即真理的推理是有疑義的,但他為保存猶太教這一文化遺產所作的貢獻和獻身精神卻是無法抹殺的。
上一篇:《基督教文學·《圣經·新約》·彼得話靈》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基督教文學·《圣經·舊約》·所羅門鞏固王位》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