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佛游記》外國文學作品簡析
英國作家斯威夫特(1667—1745)的幻想游記體諷刺小說。全書分4卷,記敘外科醫生,船長格列佛航海飄流到利立浦特(小人國)、布羅卜丁奈格(大人國)、勒皮他(飛島國)和慧骃國(賢馬國)等地的經歷和遭遇。小人國的居民身高僅六英寸;這里的君王野心勃勃,妄圖稱霸世界;這里的大臣貪婪殘暴、爭權奪利。大人國的開明君主否認英國政體完善、武器高超、是“全世界敬仰的國家”的說法,指出近百年的英國歷史“不過是一大堆陰謀、叛亂、暗殺、屠戮、革命或流放。”飛島國的國王和大臣高高在上,靠下方人民來供養。如果人民抗繳賦稅,國王就把飛島停在人們的頭上,剝奪他們享受陽光、雨水的權利,或者用石頭砸碎房屋、壓死百姓。賢馬國的統治者是智慧超人、富有理性的馬,而“萬物之靈”的人卻變成一種丑陋、淫蕩、好斗的人形動物“耶胡”。
主人公格列佛正直善良, 仁慈博愛, 他贊揚“慧骃”的兩種主要美德:“友誼和仁慈”;在小人國狹窄的街道上行走時十分謹慎小心,深怕踩壞比他小12倍的居民。他維護人格尊嚴,主張平等自由,反對大臣在君王面前卑躬屈膝,泰然自若地同比他大12倍的大人國國王談論哲學、政治問題。他主張維護國家主權,反對侵略、奴役別國人民,公開宣稱:“我永遠不愿做人家的工具,使一個自由、勇敢的民族淪為奴隸”。他勤奮好學,每到一處,都注意觀察當地人民的風俗人情,學習他們的語言。通過格列佛的游歷見聞, 小說影射了英國統治階級貪婪腐化, 勾心斗角, 挑動戰爭,攫取財富;譴責英國政治腐敗、社會黑暗、殖民政策野蠻;表現出啟蒙者要求實行開明君主制度的愿望。
《格列佛游記》藝術風格簡潔明了,寓意深刻,素以構思奇特、想象豐富、嘲諷犀利著稱。它巧妙地用怪誕的情節、幻想的環境、夸張的手法反映英國的社會生活,使人們在神奇的童話世界看到現實世界的真相。作者自如地運用反語、對比手法,善于作影射、漫畫式的勾勒,特別是嬉笑怒罵、妙趣橫生的諷刺技巧,使小說具有巨大的藝術魅力。
上一篇:《杜鵑鐘》簡析|介紹|賞析|鑒賞
下一篇:《櫻桃園》簡析|介紹|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