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鐘》外國文學作品簡析
黎巴嫩作家努埃曼(1889— )的短篇小說。哈塔爾和祖木露黛青梅竹馬,純潔相愛。但舉行婚禮那天,祖木露黛卻被一個從美國回來的男子哄騙,私奔美國。哈塔爾決心到美國去掙錢發財。經過艱苦奮斗,他如愿以償,成了百萬富翁。但他的精神生活并不幸福,尤其是對西方世界缺乏自然天性、浮華享樂的生活十分反感,也為自己卷進這種生活而甚感空虛。一次在酒吧偶然遇上淪為女招待的祖木露黛。她已是5個孩子的母親,丈夫揮霍嗜賭。她請求哈塔爾的幫助,這引起哈塔爾家庭的軒然大波,妻子大發雷霆,要求離婚,撞得年老的保姆倒地死去。哈塔爾終于從這種生活中解脫,回到黎巴嫩,在一個優美平靜的山村定居,和純樸敦厚的山民生活在一起,享受故土清新的空氣,為村民辦了不少好事,用樸素真摯的情感,說服他們不要向往西方,在自己的土地上建設新的生活,獲得當地民眾的愛戴。“杜鵑鐘”是西方文明的象征,它是從美國回來的人帶回來的一座機械鐘,每隔一小時會自動打開,跳出一對杜鵑,啼鳴報時。它吸引了黎巴嫩人,純潔的祖木露黛更是上了“杜鵑鐘”的當,到西方尋求新奇生活,結果淪為不幸。哈塔爾是個“戰勝了‘杜鵑鐘’的人”。“杜鵑鐘”奪去了他心愛的人,出于到西方去見識“杜鵑鐘”的信念,便在美國聚斂財富。但他與西方社會格格不入,感到窒息苦悶。經過深刻的體驗,認識到西方物質文明背后的精神空虛,他沒有被同化,回到了祖國,向祖國人民宣傳他體會到的真理,一直到死。哈塔爾雖然默默無聞,但很了不起,比起那些有學問、有地位、有名聲,卻拜倒在西方腳下的人要偉大得多。小說在簡潔樸素的行文中,洋溢著熾熱的民族激情,還交織著對人生的哲理的深沉思考,意蘊深邃雋永。作者把西方社會的浮華、動亂和欲望與東方民族的樸實、恬靜、善良對照,贊頌東方的古樸自然。小說采用多層次的“第一人稱”敘述結構:作者“我”收到一封沒署名的鄉下來信,寫信人“我”在信中講述對哈塔爾的了解,還轉述了哈塔爾自己講述的經歷,主體部分又用第三人稱敘述,小說結構富于變化,增強了故事情節的真實感。
上一篇:《曼儂·列斯戈》簡析|介紹|賞析|鑒賞
下一篇:《格列佛游記》簡析|介紹|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