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濱孫飄流記》外國文學作品簡析
英國小說家笛福(1660?—1731)的長篇小說。作品以一名蘇格蘭水手航海遇險、飄流荒島獨自為生的故事為藍本寫成。主人公魯濱孫不甘于平庸、舒適的小康生活,多次出海經商。在一次去非洲販運黑奴的航途中,突遇風暴,船翻人亡,只有魯濱孫一人被海浪沖上荒島。他克服了消極悲觀情緒,依靠自己的雙手謀取食物,建筑住所,制造器皿,飼養家畜,耕種土地……經過28年的努力,終于戰勝了自然,改造了環境。他還從野人手中救出一個將要被殺的土人,收為仆人。由于那天是星期五,便給取名“星期五”。后來,魯濱孫幫助一名船長制服了叛變鬧事的水手,搭船回到英國。
魯濱孫是上升時期的資產者和殖民者形象。他出身于中產階級家庭,反對因循守舊,消極守業,渴望創大業、發大財。他的出海冒險,走南闖北,體現了新興資產階級朝氣蓬勃的進取精神。在荒島上,他依靠個人的智慧和勞動,依靠不屈不撓的頑強意志,克服了困難,戰勝了自然,改變了生存條件。 通過這個人物, 作品形象地肯定了個人的力量和勞動的價值。魯濱孫的一切活動的目的是創造個人的財富。他無償占有土人的勞動成果,把共患難的朋友當奴隸出售;他躊躇滿志地宣稱:“全島都是我個人的財產”。在對待仆人“星期五”的態度上也反映出殖民主義者用火槍懾服、用宗教“開化”土人的面目。為此,恩格斯稱魯濱孫為“真正的資產者”。
《魯濱孫飄流記》是英國近代第一部現實主義小說,它在藝術上的主要特色是真實性和具體性。作者在序言中指出:“這本書完全是事實的記載,毫無半點捏造的痕跡”。為此,小說采用第一人稱的寫法,敘寫時對各種事物和現象的特征力求寫得具體、細致、逼真,使人如臨其境、如見其人,富有真實感和親切感。小說的語言自然流暢,通俗易懂,風格簡樸明晰,但也存在著敘述方式單調,人物刻劃比較粗糙,形象不夠豐滿的缺陷。
上一篇:《魯拜集》簡析|介紹|賞析|鑒賞
下一篇:《鱆魚》簡析|介紹|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