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外國文學作品簡析
蘇聯詩人馬雅可夫斯基(1893—1930)的代表作。這首長詩共19章。第1章是序詩,說明長詩的創作原則,以鼓舞人民群眾為其主旨;第2章至第9章描寫二月革命迄至十月革命期間的重大歷史事件,人民推翻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彼得格勒的武裝起義,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革命的深入發展;第10章至第16章涉及白匪反革命叛亂,14個帝國主義國家武裝干涉,蘇聯人民在布爾什維克黨的領導下,克服困難,戰勝國內外敵人,取得國內戰爭的勝利;第17章至第19章歌頌社會主義建設、共產主義未來的宏偉前景。
這首長詩是馬雅可夫斯基為慶祝十月革命十周年而作,最初以《十月》為題,后改為《1917年10月25日》,最后定為現名。作者衷心擁護十月革命、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曾把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稱為“我的革命”,把蘇維埃社會主義祖國稱為“我的祖國”。作品從歷史唯物主義出發,以史詩的形式,生動地描繪了社會主義共和國誕生、成長、繁榮、壯大的歷史過程,深刻地反映了工人階級和其他人民群眾在布爾什維克黨的領導下為推翻剝削制度、建立社會主義社會所進行的英勇斗爭,展示出共產主義的美好遠景,抒發了詩人和全體蘇聯人民對社會主義祖國的真摯感情:“我贊美祖國的現在,但三倍地贊美——祖國的將來”,表達了無產階級革命和社會主義祖國好的中心思想,洋溢著愛國主義和革命理想主義的激情。
長詩從革命的發展中歷史具體地描寫社會生活,兼備抒情詩與敘事詩的特點,而以抒情為主,并把歌頌與暴露、自傳因素和歷史事件有機地結合起來,運用想象、夸張、怪誕等的藝術手法表現生活,還通過鮮明的對比、心理的描寫,對反動勢力進行嘲諷。這部作品是詩人思想和藝術異常成熟的標志。作者認為這一詩篇是他革命后的綱領性作品,盧納察爾斯基則把它稱之為“十月革命的青銅塑像”。
上一篇:《奧德賽》簡析|介紹|賞析|鑒賞
下一篇:《學校》簡析|介紹|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