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蘇〕費特《絮語,怯弱的氣息》愛情詩鑒賞
〔俄—蘇〕 費特
絮語,怯弱的氣息,
夜鶯的鳴囀,
銀色為月光,夢一般的
溪水潺潺,
夜的光,夜的幽幽的影,
光影朦朧,
在光影中變化不定的
親切的面容,
云煙中一片玫瑰紅,
琥珀般明亮,
頻頻的親吻,眼淚,
黎明的霞光!
(張草紉 譯)
記得中國古代一個叫馬致遠(yuǎn)的詩人,曾經(jīng)寫過一首沒有一個動詞的絕句:“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fēng)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這首至今使人拍案叫絕的詩作,句句都是一幅生動感人的畫。無獨有偶,俄國詩人費特的這首《絮語,怯弱的氣息》也曾被批評家稱為“是一首匠心之作。全詩沒有一個動詞(賓語),每一句都是一幅畫”。雖然兩首詩在內(nèi)容的描寫和情感的抒發(fā)上大相徑庭,但兩位詩人以詩作畫的本領(lǐng)則是高超的、相似的。
《絮語,怯弱的氣息》既是一篇輕靈的“朦朧”詩,又是一首摯愛的“小夜曲”。說它“朦朧”,是因為它所展現(xiàn)的每一幅畫都籠罩在夢境般的氣氛中。說它是“小夜曲”,是因為它所描寫的是夜色中的綿綿幽情。其畫催人遐想,其曲令人神往。“絮語”,這是愛情起動時的甜甜情話?!扒尤醯臍庀ⅰ?,這是情浪初起時的樂曲。“夜鶯的鳴囀”和“夢一般的溪水潺潺”,是這一樂曲的伴奏樂隊。而銀色的月則為這場“演出”提供了迷人的“燈光”。神一般的情調(diào),夢一般的境界,就在這銀色的月光下,一對戀人將愛的情潮推向高峰。夜色中,只見“幽幽的影”在晃動,而且“光影朦朧”。在那“朦朧”、“變化不定的”“光影中”,只能依稀可見那一對“親切的面容”。好一幅朦朧的愛景! 好一曲婉轉(zhuǎn)的旋律! 也許是戀人已沉醉夢中,詩人不忍打擾而欣然停筆。也許是情人有意而時光無情。因此,隨著斗轉(zhuǎn)星移,“云煙中”已見“一片玫瑰紅”,隨著顯現(xiàn)出“琥珀般明亮”,進(jìn)而露出了“黎明的霞光”!晨露喚醒了沉睡中的戀人,他們只好依依不舍的用“頻頻的親吻”和“眼淚”來告別這令人銷魂奪魄的愛之夢。
除了氣氛的朦朧和旋律的婉轉(zhuǎn)之外,色調(diào)的運用是這首詩的一大特色。全詩自始至終籠罩在夜色之中?!耙国L”、“月光”、“夜的光”、“夜的幽幽的影”,既為作品中戀人的幽會提供了舒適的氛圍,也為詩人作畫準(zhǔn)備了最恰當(dāng)?shù)纳?,從而使作者和讀者都進(jìn)入了這奇妙的境界之中而流連忘返。
上一篇:〔墨西哥〕瓜爾兌亞《等待》愛情詩賞析
下一篇:〔印度〕維德亞伯迪《羅陀與黑天之戀》愛情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