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高鼎詩善于描寫自然景物,而這首《村居》寫春天郊外即目所見的景象:春光明媚,一群兒童正迎著東風,把風箏放上高高的藍天。具有新鮮濃郁的生活氣息。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兩句寫春景。當然是作者即目所見,遇景入詠。但前句在字面上使人想起丘遲《與陳伯之書》中名句:“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感到風光美不勝收。二月較三月略早一點,這時季節之風——東風已起。“拂堤楊柳醉春煙”句除“醉”字很形象,很新穎,生動狀出楊柳絲絲飄飄然使人陶醉的感覺。還有“拂堤”二字,已有春風吹拂之意。春風風向是穩定的——東風,而風力不大不小,因此一年四季唯此時最便于放風箏。放風箏是民間最喜愛的群眾活動之一,做紙鳶早已成為一種民間技藝。每到春季,即有專店出售。而各家各戶,也能自制“豆腐千”一類簡易風箏。所以前二句雖主要寫景,已給放風箏的情景預作鋪墊。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兩句即寫放風箏。放風箏雖然老少咸宜。不妨成人參加。但畢竟要跑跑跳跳,是天然最宜于少年兒童的活動。所以詩人專門描寫少年兒童。要在平時,他們散學以后,必定不肯及時回家。不免在路上磨蹭逗留,想方設法地玩耍。而這幾天卻是急忙回家,因為家里的“紙鳶”在等著他放呢!恐怕上課時都“一心以為鴻鵠將至”,早就盼著散學呢!所以末二句不但直接描寫著放風箏的場面,而且通過“歸來早”、“忙趁東風”寫出了一片童心。詩寫到“放紙鳶”三字為止。而讀者卻浮想聯翩仿佛看到一個個淡墨色的蟹風箏、淡藍色的蜈蚣風箏或淡赭色的鷂鷹風箏,在天空比高;而寂寞的瓦片風箏,沒有風輪,又放得很低……。拂堤的楊柳絲絲弄碧,雜花生樹,草長鶯飛,和孩子們的天上的點綴相照應,打成一片春日的溫和。(參看魯迅《風箏》)
上一篇:張謇《從孫觀察公奉差淮安紀行十六首(選一)》湖河田野風光
下一篇:趙執信《村舍》藉景物言志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