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 徐{火勃}
城上角,吹動薜蘿煙。別意難忘燈下約,歸期空向夢中傳。消息杳如年。
孤館客,今夕不成眠。萬井寒砧敲夜月,數聲黃葉墜秋天。人在碧云邊。
“一樣相思,兩地離愁”,這兩句話可以說是這首詞的最好概括。此詞分別從夫妻雙方著筆,抒寫了丈夫羈旅在外而引發(fā)的兩地相思離愁。
丈夫遠游他鄉(xiāng),閨中人在操持家務的同時,往往把對丈夫的思念、期盼其早日歸來作為她精神生活的全部。詞的上片,從閨中思婦入筆,抒寫了她綿綿不盡的相思之情。“城上角,吹動薜蘿煙”,黃昏城上的號角聲聲,吹動了攀援屋壁的薜荔和女蘿。黃昏是萬物歸巢的時間,面對如《詩經·王風·君子于役》所說的“雞棲于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的景象,閨中人難免會生發(fā)出“物猶如此,人何以堪”的思念和感慨。“薜荔”,又名兔絲,《古詩十九首·冉冉孤生竹》即以“與君為新婚,兔絲附女蘿”之句表達丈夫別后,思婦孤獨無依的思念之情。此詞化用了這一詩意,把這看似尋常的景物,賦予了極不尋常的特定意義,因而飽含著女主人公幾多依戀,幾多哀愁!或許丈夫別前,曾與她在燈下定下了歸還的日期,然而歸期已至,伊人仍蹤跡全無,這怎不令她魂牽夢縈。“歸期空向夢中傳”中的“空”字,形象傳示出閨中人那不斷盼歸又不斷失望的復雜心情。一次次在夢中仿佛見到了相見歡的一幕,醒來之后方知是黃粱一夢,如此,有多少次希望,就有多少次失望,思如流水,情何以堪!“消息杳如年”,本來離別之后,希望對方音信頻傳,但由于現實空間的阻隔,書信杳無,這更使得女主人公陷入無盡的離別相思之中。
下片從遠在異鄉(xiāng)的游子入手,抒寫了他對家鄉(xiāng)妻子的思念。“孤館客”二句,平平道來,描寫了男主人公客居他鄉(xiāng)的孤獨寂寞,以及為思念親人夜不成寐的情狀。“今夕”二字,說明在閨中人念遠盼歸之時,男主人公亦在遠方望鄉(xiāng)思念著她,夫妻之情深,相思之意切,皆濃縮在這二字之中。緊接著的“萬井寒砧敲夜月,數聲黃葉墜秋天”二句,是男主人公夜不成寐的所聞所見。“寒砧”,指寒秋的搗衣聲。寒秋月夜搗衣聲隨處傳來,這很自然令人記起李白“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的著名詩句。那此起彼伏的搗衣聲,使人不禁想起家鄉(xiāng)的閨中人也正忙于為自己搗衣遠寄。如果說,萬井搗衣聲是遠處傳來的特有“秋聲”的話,那么,黃葉飄落聲則是寂靜窗前傳來的特有“秋籟”,一遠一近,一大一細,組合成一曲別具韻致的秋天協(xié)奏曲。秋節(jié)已至,人不能歸,怎不令人心悲,令人神傷!末句“人在碧云邊”,在全詞結構中起到了回應上片的重要作用,是對“消息杳如年”的委婉解釋。“碧云”,在此比喻遠方,柳永《傾杯》詞曾說:“最苦碧云信斷,仙鄉(xiāng)路杳,歸雁難倩。”此處暗用柳詞詞意,將相對獨立的上下兩片融為一體,由此可見作者在詞的結構藝術上獨運的匠心。
此詞寫夫婦兩地相思之情,真摯感人,在意境的創(chuàng)造上也頗為別致,尤其是下片的“寒砧敲夜月”、“黃葉墜秋天”、“人在碧云邊”,給人以一種空靈搖曳之感。在語言上,詞人又極注重用語的精確與音韻的清麗和諧。清代謝章鋌《賭棋山莊詞話》評此詞“清脆可誦”,大概是就這些特色所作出的恰切評論。
上一篇:施紹莘《浣溪沙·愁臥寒冰六尺藤》深秋離愁別恨詞作
下一篇:嚴繩孫《浣溪沙·瘦損腰支不奈愁》描繪女性生活詞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