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千
釋惠洪
畫架雙裁翠絡偏,佳人春戲小樓前。
飄揚血色裙拖地,斷送玉容人上天。
花板潤沾紅杏雨,彩繩斜掛綠楊煙。
下來閑處從容立,疑是蟾宮謫降仙。
釋惠洪(1071—1128),字覺范,一名德洪,俗姓彭,筠州(今江西高安)人。少時嘗為縣小吏。元祐四年(1089)出家,曾與蘇軾、黃庭堅交往,是著名詩僧,也善作小詞,時為綺語,有“浪子和尚”之稱,兼善畫墨竹,對詩歌理論也作過探討。《四庫全書》收《石門文字禪》三十卷、《冷齋夜話》十卷,《全宋詩》錄其詩二十卷。
首聯扣題寫有位佳人在玩秋千。起句寫秋千非常好,“畫架”,裝飾有圖畫的秋千架。“翠絡”指綠色的繩索,“雙裁翠絡”,剪下兩根綠色的繩索供蕩秋千用。“偏”指蕩秋千的繩索在擺動。次句交代了蕩秋千的人物、時間與地點。人物是“佳人”,看來又年輕,又漂亮。時間是春天,地點是小樓前。
頷聯承上具體寫正在蕩秋千的佳人。三句寫佳人紅色的裙子,當秋千蕩上去的時候,裙子在高高飄揚,而當秋千落下來的時候,裙子又拖在地上。在蕩秋千時,佳人的裙子是最突出的服飾,可見詩人善于取材。四句寫佳人被送上了天。“斷送”即推送。“玉容”指美麗的容貌,這里代稱美女。
頸聯以杏花柳煙為背景寫秋千。五句寫秋千的踏板上沾著紅杏的落花。“花板”指繪有花紋的秋千踏板。“紅杏雨”形容飄落如雨的紅色杏花。“潤沾”,因為將杏花比喻成紅雨,所以覺得秋千的踏板被紅雨浸潤沾濕了。六句寫遠遠看去,秋千的彩繩仿佛就掛在如煙的綠楊樹巔,這兩句寫蕩秋千的自然環境,杏花紅,柳枝綠,非常美麗。
尾聯寫佳人蕩秋千后的神態。七句寫她從容地站在花木叢中的一塊空地上,末句將其比喻為從月宮被貶謫到人間的仙女嫦娥。所刻畫之人物栩栩如生,與首聯呼應,同時也對全詩所寫蕩秋千一事作了總結。“蟾宮”指月宮,傳說月宮中有蟾蜍,因稱月宮為蟾宮。
元方回《瀛奎律髓》卷二七評價道:“此詩雖俗,而俗人尤喜道之,又出于僧徒之口,宜可棄者,而著題詩中所不可少也,故錄之。”方回因為此詩俗想刪棄,最后還是保留了它,可見未能免俗,也可見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此詩像一段影像資料,記錄了一位年少貌美的佳人穿著紅裙子在花紅柳綠的環境里蕩秋千,蕩完秋千后亭亭玉立如仙女,這就難怪給釋惠洪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以至忍不住寫下了這首詩。
上一篇:杜 甫《秋興八首(其五)》原文、賞析、作者表達什么思想情感?
下一篇:陸 游《秋思》原文、賞析、作者表達什么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