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晚憶王彥強而作
暮天碧,長是登臨望極。松江上、云冷雁稀,立盡斜陽耿相憶。憑闌起嘆息。人隔,吳王故國。年華晚、煙水正深,難折梅花寄寒驛。
東風(fēng)舊游歷。記草暗書簾,苔滿吟屐。無情征旆催離席。嗟月墮寒影,夜移清漏,依稀曾向夢里識?;幸梢婎伾?。
空惜,鬢毛白。恨莫趁金鞍,猶誤塵跡。何時弭棹蘇臺側(cè)?共漉酒紗帽,放歌瑤瑟。春來雙燕,定到否,舊巷陌?
-----邵亨貞
王彥強即王中立,字彥強,一字振之,松江人,以善繪花鳥名于時。他是詞人的同鄉(xiāng)兼好友,從這首懷人詞中,可以見出兩人間不同尋常的深摯友情。
全詞三片。首片入題,鋪寫登臨憑欄,懷望遠方的友人。時間是歲暮的黃昏,地點是松江,而所思憶的對象王彥強則離開了這片故土,遠在吳地之外。詞人的心情,同眼中的景色緊相交融:“暮天碧”、“斜陽”盡,更增蒼涼沉重的意緒;“云冷雁稀”,既是歲晚的典型景象,又暗示著人去天涯、音書斷絕的現(xiàn)實;“煙水正深”,令人如置身江上,同時又表現(xiàn)出詞人“渺渺兮予懷”的一片悵惘。過拍“難折梅花寄寒驛”,運用南朝陸凱向長安范曄寄詩“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何所有,聊贈一枝春”的典故,而全句仍是本地風(fēng)光,切合歲晚憶念友人的題旨。
中片展開回憶,追念了兩人昔日的交往。回想東風(fēng)吹拂的陽春,他們曾一同游學(xué),于碧草環(huán)映的書房內(nèi)談文,在青苔鋪滿的小徑上吟詩。所惜好景不長,命運終究驅(qū)使王彥強踏上了離鄉(xiāng)的征途。兩人分手以后,詞人仍不時懷念著對方,“月墮寒影,夜移清漏”,極力表現(xiàn)出了感情之深長、相憶之悲苦,作詞法中所謂“凡寫迷離之況者,止須述景,……自言情無限”(賀裳《皺水軒詞筌》),正是指此。詞作以春日的清景襯墊“游歷”,以月夜的凄境襯墊離情,營造出對比強烈的氛圍,將題面的“憶”字渲染得淋漓盡致。“恍疑見顏色”化用杜甫《夢李白二首》“落月滿屋梁,猶疑見顏色”成句,不僅照應(yīng)了“依稀曾向夢里識”的夢寐以求,而且也點出了兩人間音書久絕,已不知故人生死下落的沉重事實。
下片接入感想和期望。換頭起“空惜,鬢毛白”等四句為詞人自嗟。詞人自傷老大,年衰力疲,又落魄失意,再無精力、條件去追隨故人闖蕩或?qū)ぴL故人蹤跡。他只能寄望于有朝一日友人能乘船回鄉(xiāng),兩人再重續(xù)當(dāng)年飲酒行歌的盛舉。但希望并不等于現(xiàn)實。“春來雙燕,定到否,舊巷陌?”“雙燕”同時暗喻著人事。生活中的春燕年年飛回舊里,而詞人連這一點也產(chǎn)生了動搖,說明他對故人回歸重逢的可能性,實是充滿著疑慮。全詞以比興語作結(jié),含意哀惋,為“歲晚”之“憶”添上了濃重的悲劇色彩。
清鄒祗謨《遠志齋詞衷》有云:“長篇須曲折三致意,而氣自流貫?zāi)说谩?rdquo;此詞始終流貫著對友人情深意摯的思念,充分發(fā)揮了長調(diào)體制的特長,近人吳梅《詞學(xué)通論》認(rèn)為此篇與前一首《掃花游》“尤近夢窗(吳文英),殿步一朝,良無愧怍”,是否近夢窗姑且不論,“殿步一朝”則誠為篤論。
上一篇:梁寅《浪淘沙·夜雨》夜雨惜花詞作鑒賞
下一篇:楊慎《浪淘沙·春夢似楊花》相思詞作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