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岳飛(1103—1142),字鵬舉,南宋初抗金名將。所部軍紀嚴明,英勇善戰,稱“岳家軍”,紹興四年(1134年)大破金傀儡偽齊軍,任清遠軍節度使。后駐軍鄂州,屢次建議大舉北進。十年,完顏宗弼進軍河南,他出兵反擊,在郾城大敗金軍。高宗、秦檜一意求和,下令退兵。后被解除兵權,任樞密副使。不久被誣謀反,下獄。紹興十二年(1142年),岳飛以莫須有罪名被殺害,追謚武穆。有《岳武穆遺文》,詩詞散文慷慨激昂。
滿江紅
怒發沖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題解
這是一首氣壯山河、傳誦千古的名篇,洋溢著愛國主義激情,表現了大無畏的英雄氣概。紹興六年(1136年),岳飛率軍從襄陽出發北上,陸續收復了洛陽附近的一些州縣,前鋒逼近北宋故都汴京,大有一舉收復中原、直搗金國的老巢之勢。但此時的宋高宗一心議和,命岳飛立即班師。岳飛痛感坐失良機,難以實現收復失地、洗雪靖康之恥的志向,在百感交集中一氣呵成了這首《滿江紅》。
句解
怒發沖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我怒發沖冠,獨自登高憑欄,陣陣風雨剛剛停歇。我抬頭遠望天空,一片高遠壯闊。我禁不住仰天長嘯,一片報國之心充滿心懷。“怒發沖冠”,形容憤怒至極。“瀟瀟”,形容雨勢急驟。“長嘯”,感情激動時撮口發出清而長的聲音,為古人的一種抒情之舉。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三十多年的功名如同塵土,八千里經過多少風云人生。好男兒,要抓緊時間為國建功立業,不要空空將青春消磨,等年老時徒自悲切。“等閑”,輕易,隨便。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靖康年間的奇恥大辱,至今也不能忘卻。作為國家臣子的憤恨,何時才能泯滅!我要駕上戰車,踏破賀蘭山缺。“靖康恥”,指宋欽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虜走徽、欽二帝。
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我滿懷壯志,發誓喝敵人的鮮血,吃敵人的肉。待我重新收復舊日山河,再帶著捷報向國家報告勝利的消息。“天闕”,宮殿前的樓觀。
評解
這首詞上片通過憑欄眺望,抒發了為國殺敵立功的豪情;下片表達一雪前恥、重整乾坤的凌云壯志。“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兩句傳誦千古,自傷神州未復,勸人及時奮起,而“八千里路”表明復國征戰的嚴峻激烈,遂以“莫等閑”自我激勵,實現其驅除胡虜、復我河山之壯志。
上一篇: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表達報效祖國情感詩詞
下一篇:宗澤《早發》軍事題材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