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曹實庵舍人贈柳叟敬亭
鶴發(fā)開元叟。也來看、荊高市上,賣漿屠狗。萬里風霜吹短褐,游戲侯門趨走。卿與我、周旋良久。綠鬢舊顏今改盡,嘆婆娑、人似桓公柳。空擊碎,唾壺口。
江東折戟沉沙后。過青溪、笛床煙月,淚珠盈斗。老矣耐煩如許事,且坐旗亭呼酒。判殘臘、銷磨紅友。花壓城南韋杜曲,問毬場、馬弰還能否?斜日外,一回首。
-----龔鼎孳
這是一首和曹貞吉(號實庵,時官中書舍人)韻而贈柳敬亭之作。詞的本事?lián)箦稇蝥t居詞話》引曹禾所言,是這樣的:“(柳敬亭)入都時,邀致接踵。一日過石林許曰:‘薄技必得諸君子贈言以不朽。’家實庵首贈以二闋。合肥尚書(龔鼎孳)見之扇頭,沉吟嘆賞,即授筆和韻珂雪(曹貞吉)之詞,一時稱盛京邑。”據(jù)此,詞當作于康熙六年(1667)秋,詞人守制期滿,由揚州回到北京之后。柳敬亭,明清之際著名的說唱表演藝術(shù)家,身世坎坷,富于傳奇性。康熙四年,他以七十九歲高齡入京賣藝謀生,常借說書抒胸中之憤慨。詞的上片描寫柳敬亭的經(jīng)歷和性格,點出自己與柳氏關(guān)系。下片立足自己,抒舊地重游的現(xiàn)實心態(tài),兼顧勸慰柳氏。和韻寄意,渾然一體,格調(diào)高雅,情真意遠。“一時稱盛京邑”當不是虛話。
詞一起筆即突兀挺拔,“鶴發(fā)”三句連用典故和比喻,概括柳氏其人。“開元”,唐玄宗年號,此用元稹“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行宮》)詩意,來喻示柳氏為前朝遺民。“荊高”,戰(zhàn)國末期燕國刺客荊軻、高漸離,“荊高市”指燕京,點出柳氏所在。“賣漿屠狗”,事見《史記·刺客列傳》:“荊軻既至燕,愛燕之狗屠及善擊筑者高漸離。”此指燕京普通市民中如荊、高那樣的英雄。“也來看”三個字語言平淡,但含意十分深刻,揭示出柳氏此行目的是為了尋找俠義志士。因此,“開元叟”也就不同于平常的說書藝人了,作者與之交往結(jié)義,為之吟誦投贈,也就有不同一般的意義。詞人造意煉字,可謂用心良苦。“萬里”三句,進一步描寫柳氏形象和個性,并交代兩人的交往史。柳氏身穿粗布衣服,頂著風霜雨雪,為寧南侯左良玉出謀劃策,忙忙碌碌。詞人也曾在左氏軍營任職,因此很早就認識柳氏,也經(jīng)常與之打交道。柳氏善說書,有才志而性滑稽,所以作者戲謔之曰“游戲”、曰“趨走”、曰“周旋”。因人用語,詼諧生動。“綠鬢”四句,寫柳氏舊貌雖改而壯志猶在。柳氏如今形容枯槁,憔悴潦倒,就連走路也似風前柳枝,搖搖晃晃。可貴的是盡管經(jīng)歷了國事巨變,滄海桑田,但豪情壯志依然不減當年。“桓公柳”典出《世說新語·言語》,晉桓溫“見前為瑯邪時種柳,皆已十圍,慨然曰:‘木猶如此,人何以堪!’攀枝執(zhí)條,泫然流淚。”“空擊碎,唾壺口”典出《世說新語·豪爽》,王敦“每酒后,輒詠‘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未已’。以如意打唾壺,壺口盡缺”。這里連用了兩個典故,前者描繪形體,后者刻畫內(nèi)心,不著痕跡,意境高遠。
換頭一句化用杜牧“折戟沉沙鐵未消,自將磨洗認前朝”(《赤壁》)句意,寫自己經(jīng)歷了由明入清的歷史巨變,為下文抒發(fā)對明王朝的故國之思張目。“過青溪”二句,寫詞人在世變后重過南京青溪,想起過去笛聲悠悠,煙月籠沙的秦淮綺麗風光,不禁老淚縱橫,濕襟盈懷。悲切之情,給讀者心靈強烈撞擊。“青溪”,源出鐘山,流入秦淮河,為南京名勝之一。“老矣”三句,故作豁達,對自己,也對柳氏勸慰:我們都老了,再也禁受不住那么多的傷心往事了,還是相邀到旗亭沽酒買醉,度過余下的時光吧。“旗亭”,古代號令集市的樓臺,后常指酒樓。唐王昌齡、高適、王之渙曾有“旗亭畫壁”的故事。“殘臘”,暮年。“紅友”,酒名,宋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蘇軾南遷北歸,至宜興黃土村,當?shù)厝藬y酒來餉,曰:‘此紅友也。’”盡管詞人作輕松之態(tài),但內(nèi)心還是不甘寂寞,欲有所作為的。“花壓”兩句即言現(xiàn)在又是繁花開滿城南韋杜曲的時候了,你還能玩少年時的筑球、馬射嗎?問柳氏,也問自己,大有“廉頗老矣,尚能飯否”(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之意。“韋杜曲”即韋曲與杜曲,是唐時長安兩大繁華所在,為韋、杜兩大族所居。“毬場”、“馬弰”這里指筑球、馬射,皆為古代百戲之一。結(jié)拍兩句情景交融,意味深長。尤其是“一回首”三字在收束全詞同時又張揚全詞,無言思緒盡在其中,對讀者而言,解猶未解,不如以不解解之。作為慢詞,這首詞在音樂旋律上高低起伏,張弛有序,很值得品味,先是起句一個緊拍,接二句一頓一緩。再兩句平緩。到“綠鬢”二句,由緊而緩。上片末二句驟緊而顯激烈。換頭一句稍緩,后二句由緩趨緊,中有裂帛之聲,旋律到高潮。“老矣”三句由緊趨緩。“花壓”轉(zhuǎn)緊,大有“水窮云起”之妙。結(jié)句緩而緊,緊而緩,留下一連串悠遠深長的余韻。誠為眾多寄贈吟詠柳敬亭詩詞中的杰作。
上一篇:毛奇齡《荷葉杯·五月南塘水滿》清代詞作鑒賞
下一篇:彭孫貽《賀新郎·孤憤韓非說》清代詞作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