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群芳過后西湖好》譯文|注釋|大意|賞析
群芳過后①西湖好,狼籍②殘紅,飛絮濛濛③。垂柳闌干盡日風。
笙歌散盡游人去,始覺春空。垂下簾櫳④,雙燕歸來細雨中。
【注釋】
此詞寫暮春依欄觀湖游興之感,描寫了潁州西湖暮春時節靜謐清疏的風姿,詞人在暮春美景中寄托閑適之情,北宋歐陽修作。
①群芳過后:百花凋零之后。
②狼籍:通“狼藉”,散亂的樣子。
③濛濛:今作“蒙蒙”。
④簾櫳(lóng):窗簾和窗欞,此處泛指門窗的簾子。
采桑子·群芳過后西湖好
【大意】
雖說是百花凋落,暮春時節的西湖依然是美的,殘花輕盈飄落,點點殘紅在紛雜的枝葉間分外醒目;柳絮時而飄浮,時而飛旋,舞弄得迷迷蒙蒙;楊柳向下垂落,縱橫交錯,在和風中隨風飄蕩,搖曳多姿,在和煦的春風中,怡然自得,整日輕拂著湖水。
游人盡興散去,笙簫歌聲也漸漸靜息,才開始覺得一片空寂,又仿佛正需要這份安謐?;氐骄邮?,拉起窗簾,等待著燕子的來臨,只見雙燕從蒙蒙細雨中歸來,這才拉起了簾子。
【賞析】
“群芳過后”本有衰殘之味,常人對此或惋惜、或傷感、或留戀,而作者卻贊美說“好”,在世人看來悲戚的景色到了作者眼中因何會“好”?人心情舒暢則觀景物莫不美麗,心情憂傷則反之。落紅零亂滿地,柳枝柔條斜舞,落花、飛絮、垂柳,這是一幅清疏淡遠的暮春圖景。一片風景就是一種心情,而一種心情大概只能看到一片風景。
游春盛況已過去,花謝柳老,游人也意興闌珊,無人欣賞殘紅飛絮之景;此情此景,詩人不免生出惜春戀春的復雜微妙的心境。從繁華喧鬧消失后清醒過來的感覺是既覺有所失的空虛,又覺獲得寧靜的暢適。
“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雨中。”這是作者恬適淡泊的情懷。開簾待燕,“雙燕歸來”,“垂下簾攏”,細雨襯托春空之后的清寂氣氛,雙燕又增添了幾分輕靈、歡娛的意境。
【拓展】
唐代李紳曾作《重別西湖》,全詩如下:
浦邊梅葉看凋落,波上雙禽去寂寥。
吹管曲傳花易失,織文機學羽難飄。
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勵秋深拂翠翹。
繁艷彩毛無處所,盡成愁嘆別溪橋。
上一篇:《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樓月》譯文|注釋|大意|賞析
下一篇:《采桑子·重陽》譯文|注釋|大意|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