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敦煌曲子詞
五兩竿頭風欲平,張帆舉棹覺船輕。 (五兩:古代候風的用具,用五兩雞毛制成,故名。通常系于高竿頂端,用來測占風向與風力。) 柔櫓不施停卻棹,是船行。
滿眼風波多閃灼,看山恰似走來迎。 (閃灼:即閃爍。) 仔細看山山不動,是船行。
【賞析】
用來探測風力的五兩告訴船夫風勢要平緩下來了,可以揚帆起航了。可是當船夫把船駛出港灣的時候卻發現風依然在吹。但他很快明白過來,這并非令人厭惡的打頭風,而是助其輕舟向前的順風,于是便放下櫓棹,自在前行。
盡管詞中沒有出現船夫,但讀者始終能感覺到他的存在,而且會被他的愉悅所感染。都說人生似行舟,但如果能遭逢這樣的似逆實順后的一往無前,多少會有一些不真實感。就如詞中的船夫一樣,要對船行的事實反復確認,是山行,還是船行?——我真的獲得成功了嗎?而當其放下心來后,愉悅是必然的,但除此之外,應該還需要敬畏自己的所獲所得,這樣順暢的船行才會持久下去。
“詞以悲為美”,敦煌的民間曲子大部分也是這樣,從而這首充滿輕快愉悅的樂章顯得格外別致。對于生活,人們總是如此抱以最美好的期望。
上一篇:李璟《攤破浣溪沙·菡萏香銷翠葉殘》表達什么?原文及賞析
下一篇:《敦煌曲子詞·望江南》表達什么?原文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