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喻
[定義] 比喻的一種。肯定否定比喻并用,排除某一喻體,選擇另一喻體的一種修辭方式。又稱交喻。
[例釋] 按對喻體的選擇,擇喻有3種:
(1)先肯定后否定,如:
例1:這樣的風氣的民眾是灰塵,不是泥土,在他這里長不出好花和喬木來。(魯迅《未有天才之前》)
例1先肯定后否定,以兩種喻體的對舉說明“這樣的風氣的民眾”的特點。
(2)先否定后肯定,如:
例2:她像睡著了,臉上淚漬和灰塵,結成幾道黑痕;幸虧年輕女人的眼淚還不是秋冬的雨點,不致把自己的臉摧毀得衰敗,只像清明時節的夢雨,浸腫了地面,添了些泥。(錢鍾書《圍城》)
例2先否定后肯定,以“還不是”排除本體“年輕女人的眼淚”與喻體“秋冬的雨點”間的相似點,接著以“只像”表肯定相似,引出另一喻體“清明時節的夢雨”。
(3)肯定否定交錯,如:
例3:他專注地看著那兩杯酒,就愈發潔白了,像霍林河的浪花,像一團山澗里飄逸出的白云,像十五的夜晚才爬上樹梢的圓月。不,都不是。這是不能見底的海啊,是海,真的是海,在無窮無盡的潔白的云霧后邊的是一雙肯定的墨黑的眸子。(白雪林《成長》)
例3先用幾個肯定比喻,再用否定詞將它們否定,后又引出一個肯定比喻,形象地寫出酒在“他”思緒中引發的聯想。
[辨析] 擇喻與迂喻。見“迂喻”條。
上一篇:漢語修辭手法系列「什么是增零」
下一篇:漢語修辭手法系列「什么是雜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