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送章德茂大卿使虜》譯文|注釋|大意|賞析
不見南師久,漫說北群空①。當場只手,畢竟還我萬夫雄。
自笑堂堂漢使,得似洋洋河水,依舊只流東。且復穹廬②拜,曾向藁街③逢。
堯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應有,一個半個恥臣戎。
萬里腥膻④如許,千古英靈安在,磅礴幾時通。胡運何須問,赫日自當中。
【注釋】
這是一首贈別之作,南宋陳亮作。章德茂:名森,字德茂,陳亮之友,時任大理少卿,奉命使金。陳亮,原名汝能,字同甫,號龍川,南宋紹熙四年狀元及第,著有《龍川文集》、《龍川詞》。
①北群空:指沒有良馬,借喻沒有良才。
②穹廬:北方少數民族居住的圓頂氈房。
③藁(gǎo)街:長安城內外國使臣居住的地方。
④腥膻(shān):代指金人。因金人膻肉酪漿,以充饑渴。
【大意】
許久不見南方出師北伐,并非南方沒有人才,爭戰大事,只手便可了卻,我們是有能征善戰的勇士的。既然如此,為何還要年年向金廷求和?總有一天,我們會把敵酋抓過來!
數千年歷史的泱泱大國,淪落至斯,金人玷污了我們的中原大地,何時才能收回祖先的土地,何時才能伸張正義!金人的氣數已盡,無需再言,我們正如日中天,勝利指日可待。
【賞析】
詞不可孤立靜止地描寫人和事,應該把人和事放在客觀、發展的環境中加以表現。如此立意,才能使作品容量增大,兼有深度和廣度。
作者生活的南宋是一個只有半壁江山的窩囊時代,作者對有失民族尊嚴的納貢稱臣慣例的鄙棄,表現出強烈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從本是可悲可嘆的被動受敵中,表現出必勝的信心,實在是難能可貴。這也是南宋愛國詞的一貫基調。
在悲觀無望的環境下,必須要保持非常樂觀的心態,才能使作品通篇洋溢著樂觀主義的情懷,充滿昂揚的感召力量,使人仿佛感到在暗霧彌漫的夜空,掠過幾道希望的火花。
詞是音樂語言與文學語言緊密結合的特殊藝術形式。詞的過片(又稱過變。指一首由上下兩片構成的詞,下片的開頭處與上片的開頭在字數、句式上不同),是音樂最動聽的地方,前人填詞都特別注意此關鍵處。作者在這首詞中,將這一藝術技巧運用得爐火純青。他將連珠式的短促排句領頭的、全篇最激烈的文字——“堯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應有,一個半個恥臣戎!”適當地安插在過片處,如高山突兀,如利劍出鞘,充分地表達了作者火一般的感情,突出地表現了作品的主旨。
【拓展】
陳亮曾作《念奴嬌·登多景樓》,表達自己對當時社會的認識。全詞如下:
危樓還望,嘆此意、今古幾人曾會?鬼設神施,渾認作、天限南疆北界。
一水橫陳,連崗三面,做出爭雄勢。六朝何事,只成門戶私計?
因笑王謝諸人,登高懷遠,也學英雄涕。憑卻長江,管不到,河洛腥膻無際。
正好長驅,不須反顧,尋取中流誓。小兒破賊,勢成寧問強對!
上一篇:《水調歌頭·細數十年事》譯文|注釋|大意|賞析
下一篇:《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譯文|注釋|大意|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