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秦娥·簫聲咽》譯文|注釋|大意|賞析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
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①傷別。
樂游原上清秋節②,咸陽古道音塵絕。
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注釋】
此詞描繪了一個女子思念愛人的痛苦心情,李白作。咽(yè):嗚咽,形容曲調低沉而悲涼。
①灞(bà)陵:在今陜西省西安市東。
②清秋節:指農歷九月九日重陽節。
【大意】
玉簫的聲音悲涼嗚咽,秦娥從夢中驚醒時,秦家的樓上正掛著一弦明月。
秦家樓上的下弦月,每一年橋邊青青的柳色,都印染著灞陵橋上的凄愴離別。
遙望樂游原上冷落凄涼的秋日佳節,通往咸陽的古道上音信早已斷絕。
音信早已斷絕,只有西風輕拂著夕陽的光照,漢朝留下的墳墓和宮闕。
【賞析】
嗚咽的簫聲把秦娥從夢中驚醒,此時,一鉤殘月斜映在窗前。夢雖斷了,她卻似乎還沉浸在夢境之中,與情人歡會,可是眼前只有這冰冷的殘月陪伴著她。多少個這樣的月夜,叫她黯然銷魂、顧影自憐。柳色綠了,一年又一年,而伊人依然遠在天邊,只有那嗚咽的簫聲和著低聲的啜泣,冰冷的殘月陪伴著消瘦的倩影,蔥綠的柳色勾起往事的回憶。
古道悠悠,音塵杳然,繁華、奢侈、縱欲,一切都被埋葬了,只剩下陵墓相伴著蕭瑟的西風、如血的殘陽,百年、千年地存在下去。這里匯聚了盛與衰、古與今、悲與歡的駁雜。有人看到了唐朝盛世的繁華,卻沒有人能從中體會那潛在的破碎。秦代、漢代過去了,只剩下悠悠的古道和孤獨的陵墓,面對著西風殘照。這是過去的遺跡,也是實實在在的實景,輝煌的漢朝如今只剩下了殘垣斷壁,不能不使人想到唐王朝的未來。過去、現在、未來的界限被取消了,三者渾融在一起,歷史的時序給人們留下的只是“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拓展】
李白曾作《夕霽杜陵登樓寄韋繇》,其氣象與《憶秦娥·簫聲咽》大致相同。全詩如下:
浮陽滅霽景,萬物生秋容。
登樓送遠目,伏檻觀群峰。
原野曠超緬,關河紛雜重。
清暉映竹日,翠色明云松。
蹈海寄遐想,還山迷舊蹤。
徒然迫晚暮,未果諧心胸。
結桂空佇立,折麻恨莫從。
思君達永夜,長樂聞疏鐘。
上一篇:《憶秦娥·婁山關》譯文|注釋|大意|賞析
下一篇:《昭君怨·深禁好春誰惜》譯文|注釋|大意|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