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令
王令(1032—1059),字逢原。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人。北宋詩人。
◆ 春晚 ◆
三月殘花落更開,小檐日日燕飛來。
子規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喚不回。 (東風:即春風,這里指春天。)
賞析
春天是欣然的時節,它的逝去往往會令人嘆惋,然而本詩卻半不如是。
詩中的核心是半夜啼鳴的子規,也就是杜鵑。據說杜鵑是古蜀國國君杜宇的魂魄所化,由于他生前失去了國家,因而化為杜鵑后的鳴聲也極其悲苦。于是在中國古典詩文中,杜鵑向來是一個悲苦的意象。例如白居易《琵琶行》中說“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李商隱《錦瑟》中說“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秦觀《踏莎行》中說“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都極盡悲傷之意。
王令筆下的杜鵑,在悲情之外,更多了一份豪情。暮春三月,花時已過,詩人卻看到有殘花凋落后再次開出新的花,燕子也仍天天飛到檐前。春天似乎并未逝去。這讓詩人想到了夜晚聽到的杜鵑的啼鳴,那么悲傷,卻又那么堅毅,分明是在挽留春天,喚回春風。
春天,是如此美好。美好的事物,值得用生命去爭取。
上一篇:曾幾《三衢道中》表達什么?《三衢道中》原文及賞析
下一篇:《題都城南莊》表達什么?《題都城南莊》原文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