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春· 春晚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賞析】
李清照晚年流寓浙江金華,也就是詞中提到的雙溪所在之地。浙江山水雖然清麗,但與她的家鄉(xiāng)濟南終究差異太大,很難說能見到什么相同的風景,勾起物是人非的情緒。但李清照往往不會拘泥于具體的一事一物,而是用心觀照更高境界的宇宙,展現(xiàn)偉大文學家的深沉與博大。無論是山東還是浙江,都會面臨風住塵香花已盡的春歸,放之四海,哪里都留不住人間的美好,這便是物是。
人非同樣深沉復雜,并不僅僅指的是丈夫趙明誠的逝去,還有遠離家鄉(xiāng)后身邊路人過客的改變。此刻的李清照已經是五十多歲的老阿姨,鏡子里面的容貌盡管端莊秀麗,但與年輕時候的樣子還是相去甚遠,何況又經歷了一場改嫁與離婚,這當然也是一種人非。
在這樣的人事碰撞下,愁緒當然無比濃重了。李清照似乎還保持著一顆少女心,還想著與溪亭日暮時那樣自在泛舟,物是人非的力量就在此時迸發(fā)出來,金華的獨木舟載不動增添了半生愁緒的她。此刻人已成非,船也成非,異鄉(xiāng)的小舟怎么會懂一顆漂泊于此的浪子之心?
上一篇:李清照《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表達什么?原文及賞析
下一篇:虞美人《虞美人·聽雨》表達什么?原文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