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換述修辭手法
[定義]在上文已經敘述的基礎上,故意改換一種說法再行敘述的一種修辭方式。表面上看兩個敘述好像是等值的,實際上前后形成互補,后面部分對前面部分有突出強調、簡潔概括或說明解釋語意等作用。換述在結構上必須具備三個部分,即已述部分、換述詞語、換述部分。已述部分在前,換述部分在后,中間用換述詞語把兩者聯系起來。
[例釋]按照內容,換述大致可以分為3類:
(1)釋言式換述。即換述部分對已述部分起說明解釋作用的換述。常用的換述詞語有“即”、“就是說”、“也就是說”、“這就是”、“意思是”、“意思是說”等。
例1:銀行卡可以在發卡銀行的所有網點通存通兌,也就是說持手中的卡不一定要到開戶行才能辦理存取款,在所有的該銀行營業網點都可以進行存取款操作。(上?!缎侣勎鐖蟆?004年8月27日)
例1已述部分“銀行卡可以在發卡銀行的所有網點通存通兌”,說得簡單而概括;換述部分“持手中的卡不一定要到開戶行才能辦理存取款,在所有的該銀行營業網點都可以進行存取款操作”,是對已述部分作了具體的說明解釋,使語意明白而準確。聯系已述和換述兩部分的換述詞語是“也就是說”。
(2)換言式換述。即換述部分使已述部分表述得更為簡潔、明了、形象、生動的換述。常用的換述詞語有“換句話說”、“換而言之”、“換個比方”等。
例2:亞洲虎生活在亞洲的叢林,非洲獅生活在非洲的大草原,究竟誰更厲害,至今還沒有方法驗證。換句話說,這種爭論就像相聲《關公戰秦瓊》一樣荒誕,非要讓三國名將關公和唐代好漢秦瓊比出個高低不可。
例2已述部分講的是亞洲虎和非洲獅誰更厲害這個論題,換述部分用中國老百姓耳熟能詳的相聲《關公戰秦瓊》作對比,使表述更明了易懂,更能體會這個爭論的荒誕性,而聯系前后兩部分的換述詞語是“換句話說”。
(3)總言式換述。即換述部分對已述部分起總結概括作用的換述。常用的換述詞語有“總之”、“總而言之”、“總起來說”、“一句話”、“綜上所述”、“簡而言之”等。
例3:處理分配問題,如果主要不是看勞動,而是看政治,那就不是按勞分配,而是按政分配了。總之,只能是按勞,不能是按政,也不能是按資格。(鄧小平《堅持按勞分配原則》)
例3“總之”是換述詞語,它之前是已述部分,它之后是換述部分。換述部分的用語比已述部分更簡潔,更概括,更明晰,語氣更果斷,給人不容置疑的印象。
[辨析1]換述與補正。換述與補正中的“直接補正”都有再說、補充的特點。區別是:
換述是改換一種說法再行敘述,這里沒有糾正的意味;補正所補充的詞語,帶有糾正的意味。
例4:他很瘦很干枯,臉上有些錯綜的刀痕,啊不,是皺紋深如刀切……(葉傾城《天使最近不在家》)
這里先說了“臉上有些錯綜的刀痕”,又覺得不太準確,立即糾正成“是皺紋深如刀切”。這是補正,不是換述。
[辨析2]換述與反復。兩者都有再說一遍的特點。區別是:
(1)形式上,換述再說的必須是不同的詞語或句子;反復再說的是相同的詞語或句子甚至段落。另外,換述有換述詞語來聯系已述部分和換述部分,反復則沒有。
(2)內容表達上,換述除了突出強調作用外,還有簡潔概括、形象生動、補充說明、通俗易懂等作用;反復主要起突出強調的作用。
[辨析3]換述與換算。兩者都有換個說法的一面,區別是:
換算只限于數量計算上換個說法,范圍較窄;而換述范圍較寬。
例5:如果宇宙飛船的速度達到每秒鐘二十九萬九千七百公里,飛船上時間流逝的速度就只有地球的四十分之一。就是說,飛船上的人過一年,地球上的人已經過了四十年。(文有仁、朱毅《飛向星星》)
有人把上例看為“換述”,實際上只是“換算”。此例雖然表面上有標志性的詞語“就是說”,但其作用是把前者抽象、費解、枯燥的數字表述,改換成具體、易懂、可感的表述,使人深刻了解飛船的高速度。這也說明不一定凡有標志性詞語的就是換述。
上一篇:什么是異類修辭手法
下一篇:什么是仿擬修辭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