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繼 (生卒年不詳),湖北襄州(今湖北襄陽)人。唐代詩人,唐玄宗天寶年間中進士,約卒于唐代宗大歷末年。
◆ 楓橋夜泊 ◆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賞析
一千多年前的那個夜晚,張繼的船停泊在寒山寺外的河岸邊。月亮已沉沉落下,無邊的夜色中,傳來幾聲烏鴉的啼叫。張繼在船中輾轉難眠。長夜漫漫,旅途孤寂,越發感覺到秋天深夜的寒冷,似乎整個世界都浸洗在寒霜之中。
江邊的楓林,比暗夜更暗,勾勒出黑魆魆的輪廓。江上幾點漁燈,如螢火一般,鮮明而微小。孤獨就像這夜色一樣無邊無際,無可排遣的愁緒倒像一位不離不棄的旅伴,揮之不去。
就在張繼難以為懷的時候,不遠處的寒山寺響起了鐘聲。在寂靜的夜晚,一聲接一聲的鐘聲顯得格外悠長,從寒山寺悠然飄來,飄蕩進船內。隨著每一聲鐘響的余音裊裊,張繼的愁緒也在拉長,在彌漫。
一千多年前的那個夜晚,那個夜晚的楓橋和寒山寺,就這樣被張繼定格在歷史的長河中。那個夜晚的鐘聲,則穿越了千年歷史,至今回響在每一個中國人的心頭。
上一篇:賈島《尋隱者不遇》表達什么?《尋隱者不遇》原文及賞析
下一篇:戴復古《江陰浮遠堂》表達什么?《江陰浮遠堂》原文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