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九齡 (678—740),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人。盛唐時代政治家、詩人。
◆ 望月懷遠 ◆
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賞析
大海吞吐出明月,明月靜靜升起,像一場神圣的儀式。清暉灑下,海面泛起粼粼的波光。人間也感知到了黑夜中升起的光明,紛紛翹首仰望。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萬里之隔的人們都共享著這同一輪明月,這讓人安慰,更引起淡遠的相思。
有情之人怨念夜的漫長,整夜都是不盡的相思。月光染淡了房屋深處的夜色,熄滅燭火,讓一屋都裝滿溶溶的月光。走出去感受皓月的光輝吧,披衣出戶,望月良久,夜露漸生,一片清寒。多想把這美好的月色雙手滿捧給遠方的人,但月色無法握住,還是到夢中,夢中與你相期。
上一篇:李煜《清平樂·別來春半》表達什么?原文及賞析
下一篇:朱慶馀《近試上張水部》表達什么?《近試上張水部》原文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