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游
蔣捷
楓林紅透晚煙青,客思滿鷗汀。二十年來,無家種竹,猶借竹為名。
春風未了秋風到,老去萬緣輕。只把平生,閑吟閑詠,譜作棹歌聲。
【賞析】
這是蔣捷晚年的生命悲歌,清疏惆悵,又帶著一些無奈平淡。楓林紅透,是深秋的時序,此刻的蔣捷,已到生命的冬季,但他非要用深秋比附自己,還用晚煙青來形容晚景的平和,顯然是一副倔強不甘的姿態。
不過他還是得面對亡國與衰老。國亡后的二十年來,他四處漂泊,無地為家,但依然保持著宋亡前那個與家鄉門口竹山同名的號,便是故國情節的堅守,還是那副倔強。
春風未了秋風到,非常順暢的季節變換間,蔣捷覺得愉快的青春實在太短了,還沒有過夠,便戛然而止,提前進入了無比漫長的人生秋冬。既然如此,某些倔強也就沒必要了,青春時候的歌曲也就不要再唱了,換成閑淡的漁歌吧,只要不至于滑落到獨釣寒江雪的冷酷,便是莫大幸運。不管遭遇著怎樣的困境,還是要倔強地守住心中的底線。
上一篇:吳文英《浣溪沙·門隔花深夢舊游》表達什么?原文及賞析
下一篇:張翥《踏莎行·芳草平沙》表達什么?原文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