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羊·驪山懷古》譯文|注釋|大意|賞析
驪山四顧,阿房①一炬②,當時奢侈今何處?
只見草蕭疏,水縈紆③。至今遺恨迷煙樹。
列國周齊秦漢楚。贏,都變做了土;輸,都變做了土。
【注釋】
這是作者途經驪山有所感而創作的一首小令,元代張養浩作。張養浩,字希孟,號云莊,元代人,曾官至禮部尚書,有散曲集《云莊休居自適樂府》傳世。
①阿房:阿房宮,秦宮殿名。
②一炬:指項羽引兵屠咸陽,“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
③縈紆(yū):形容水流回旋迂曲的樣子。
【大意】
在驪山上四處看看,阿房宮已經被一把火燒沒了,當時的繁華富貌,現在在哪里?
只看見了荒涼的草,水流回旋彎曲,到現在遺留的仇恨像煙霧一樣。
列國的周齊秦漢楚,這些國家,無論當時是輸還是贏,現在都變成了灰燼。
【賞析】
驪山曾是秦朝宮殿的所在,被大火焚燒之后,當時的歌臺舞榭、金塊珠礫都已不復存在。古往今來,世事皆在變化,此地也不例外。昔日豪華的宮殿再也不見,只有野草稀疏地鋪在地上,河水在那里迂回地流淌。
眼前煙鎖迷離的樹林,以前是列國的土地,現在哪里還找得到“列國”中“周、齊、秦、漢、楚”的影子?歷史的長河滾滾而流,隋、唐在這里的興衰,也被歷史無情地沖淡。然而,并沒有多少人關心這些,后人遺忘前朝敗亡的教訓是自古以來的怪圈,有人發現,卻無力打破。
且不論秦、漢、隋、唐當時多么輝煌,也無論周、齊、燕、楚最后是輸是贏,奢侈的宮殿最后都會歸于滅亡,變成塵土是它們唯一的歸宿。歷史值得警醒,過往需要反思!
【拓展】
張養浩曾作《山坡羊·潼關懷古》,流傳甚廣,表達了對廣大勞動人民的同情。小令全文如下: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
望西都,意躊躇。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上一篇:《山園小梅(其一)》譯文|注釋|大意|賞析
下一篇:《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譯文|注釋|大意|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