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詞·采桑子
嚴霜擁絮頻驚起,撲面霜空。斜漢朦朧。冷逼氈帷火不紅。香篝翠被渾閑事,回首西風。何處疏鐘,一穗燈花似夢中。
詞譯
塞上的夜,沉沉如水。月落的時候,秋霜滿天。羅衾不耐五更寒。
曾幾何時,小園香徑,人面如桃花。你牽著她的手,閉著眼睛走,也不會迷路。那時的翠被,是多么的溫暖。那時回廊下,攜手處,花月是多么的圓滿。
如今,在邊塞,在每個星光隕落的晚上,你只能一遍一遍數自己的寂寞。守護一朵小小的燈花。在夢中,已是十年飄零十年心。
評析
此篇苦寒、孤寂。作于何年何地,難以確考,而從詞中描寫的情景看,可能是作于扈駕巡幸途中,有論者以為是在其妻盧氏病歿之后。
詞中是寫邊塞寒夜的感受。上闋全用景語,寫塞上寒夜,而景中已透露出凄苦傷感。首句“嚴霜擁絮頻驚起”,“絮”字似乎可作兩解,一指柳絮般的雪花,二是指絮被。作雪花解,整句話謂嚴寒的霜氣卷起雪花如飛絮飄揚;作絮被解,則是說在寒冷的霜夜,半臥著以絮被圍裹身體。但觀“頻驚起”三字,“絮”應該為絮被,因為夜里奇寒,擁被不能取暖,幾次三番地被寒冷驚起。屋里的境況如此,那外邊如何呢?“撲面霜空。斜漢朦朧。”天空寒霧迷漫,銀河斜橫長空,但朦朧不清,冷氣相逼,使得行軍的氈帳里燃起的爐火也紅不起來。
下闋,聯想、回憶、幻境相結合,寫似夢非夢的心理感受。“香篝翠被渾閑事”,回想當初家中,熏籠焚香,其暖融融,懷擁翠被,溫暖舒適。當然,這種暖意不僅是身體上的,更是心理上的。因為“香篝”也好,“翠被”也罷,都是隱隱地指向詞人的妻子的。這一切在那時都是“渾閑事”,再平常不過了,但在現在,卻是殊難想象,遙不可及的。“回首西風”,回頭看帳外,只有西風在吹,方知在“冷逼氈帷火不紅”的環境中,“香篝翠被”的生活確實似在“夢中”,離自己已經很遙遠了。最后兩句,“何處疏鐘,一穗燈花似夢中”。這時詞人聽到稀疏的鐘聲,而帳中只有“一穗燈花”,在燈光朦朧中似在夢中,不知身在何處,孤凄情懷,不免難以忍耐。詞中景情俱到,含思要眇,良多蘊致。
上一篇:納蘭《采桑子·海天誰放冰輪滿》詩詞賞析
下一篇:納蘭《采桑子·冷香縈遍紅橋夢》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