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巢·題菊花
黃巢(?—884),冤句人,從事過販賣私鹽活動。長于騎射,愛扶危救急;也愛讀書,參加過進士考試,未中。不滿于唐王朝的腐朽政治,875年響應王仙芝在冤句率眾起義。王仙芝被殺后繼續戰斗,號“沖天大將軍”,深得人民群眾擁護。880年攻陷長安,即皇帝位,國號大齊。起義失敗后自殺于泰山狼虎谷。
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串譯】菊花在颯颯西風中栽滿園中,花蕊寒香味冷蝴蝶也不再來。有朝一日我要是當了天神青帝,就要改變自然規律,叫菊花也在春天開放,與桃花一起爭奇斗艷。
【賞讀提示】唐末詩人林寬有詩云:“莫言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皆解詩。”古往今來,確有不少能“解詩”的英雄,唐末農民起義領袖黃巢就是其中突出的一個。自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名句一出,菊花就和孤標傲世的高士、隱者結下不解之緣,幾乎成了封建文人孤高絕俗精神的一種象征。然而黃巢的菊花詩卻完全脫出了同類作品的窠臼,表現出全新的思想境界和藝術風格。第一句寫滿院菊花在颯颯秋風中開放。“西風”點明節令,逗起下句;“滿院”極言其多。說“栽”而不說“開”,一是避免與末句重韻,同時“栽”字本身也給人一種挺立勁拔之感。寫菊花迎風霜開放,以顯示其勁節,這在文人的詠菊詩中不難見到;但“滿院栽”卻顯然不同于文人詩中菊花的形象。黃巢的詩獨說“滿院栽”,是因為在他心目中菊花是勞苦大眾的象征,與“孤”字無緣。菊花迎風霜開放固然顯出它的勁節,但時值寒秋“蕊寒香冷蝶難來”卻是極大的憾事。在颯颯秋風中菊花似乎帶著寒意,散發著幽冷細微的芳香,不像在風和日麗的春天開放的百花,濃香競發,因此蝴蝶也就難得飛來采掇菊花的幽芳了。三、四兩句正是上述感情的自然發展,揭示環境的寒冷和菊花命運的不公平。想象有朝一日自己作了“青帝”(司春之神),就要讓菊花和桃花一起在春天開放。這一充滿強烈浪漫主義激情的想象集中地表達了作者的宏偉抱負。詩中的菊花是當時社會上千千萬萬處于底層的人民的化身,作者既贊賞他們迎風霜而開放的頑強生命力,又深深為他們所處的環境、所遭的命運而憤激不平,立志要徹底加以改變。所謂“為青帝”,不妨看做建立農民革命政權的形象化表述。喊出“我為青帝”的豪情狀語,正體現了農民階級領袖人物推翻舊政權的決心和信心。而這一點也正是一切封建文人所不能超越的鐵門檻。
這首詩所抒寫的思想感情是非常豪壯的,它使生活在封建社會中的文人學士表達自己胸襟抱負的各種豪言壯語都相形失色。因此誦讀此詩必須追求一種用氣吐字的強控制,口氣要大,場景大,意境大,視野也大。“颯颯”“滿”“栽”都是表現作者描述的秋菊與眾不同的關節點,加厚語氣會凸顯情態的夸張。后兩句“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是表現作者闊大的政治抱負和雄心壯志。“我”字是突現,應予做拉長處理,“桃花”是整首詩的最高點,“一”字應有勢不可當之勢。
【推薦名句】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上一篇:《黃巢·不第后賦菊》原文、注釋與賞析
下一篇:《龔自珍·己亥雜詩·其一二五》原文、注釋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