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晏幾道的小詞
在上篇我們說過北宋的小詞,承接五代的緒余而發(fā)達,臻于極盛的境界。現(xiàn)在我們講到北宋小詞的宗家,晏氏父子——晏殊與晏幾道。
北宋詞人,大抵以長詞著。至柳耆卿、蘇東坡、周邦彥或以“鋪敘”見稱,或以“豪放”擅名,大都在長詞里面表現(xiàn)他們的特色。至于小詞的創(chuàng)作,只有晏氏父子、歐陽修氏、李易安幾個人有很好的產(chǎn)品。所以當(dāng)敘述晏氏的詞,很覺稀罕呢!二晏詞集里面,原也未嘗沒有長詞,但很少而且沒有什么價值。所以我們的敘述,只限于他倆的小詞一方面。
晏殊字同叔(謚元獻),江西撫州臨川人(公元九九一年至公元一○五五年)。統(tǒng)計他的生平,不能說他是一個文學(xué)家,他是一個政客。不過他青年時才名很大,他所以取得政治上的地位,也就是因他的文才,為進身之階。《宋史·晏殊列傳》云:
晏殊畫像
殊七歲能文。景德初以神童薦,召與進士千余人并試庭中,殊神氣不懾,援筆立成。帝嘉賞,賜進士出身。
同叔年少才華,早年顯達,受人主的特遇,歷居顯宦要職,官拜集賢殿學(xué)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這比起坎坷潦倒,屢遭罷斥的柳耆卿來,真有幸有不幸呢!《宋史》本傳又有一段記錄晏殊之為人及造詣:
殊平居好賢。當(dāng)時知名之士,如范仲淹、孔道輔皆出其門。……,殊性剛簡,奉養(yǎng)清儉。文章贍麗,應(yīng)用不窮。尤工詩。閑雅有情意。晚歲,篤學(xué)不倦。
可見同叔雖然在政治界很活動,依然書生本色。他著文集二百四十卷。又刪次陳以后名家述作,為集選百卷。有《臨川集》《紫微集》。但這都不足以名同叔,能夠代表同叔文學(xué)上的成就的,還是那些自由寫成的小詞——《珠玉詞》。
同叔的詞,從五代的小詞脫胎而來。尤其是馮延巳,他受延巳詞的影響最大。《貢父詩話》云:“元獻尤喜馮延巳歌詞,其所自作,亦不減延巳樂府。”但卻不是模擬延巳。同叔詞自有他的風(fēng)格,與五代詞人作風(fēng),都不相同。因為他的生活很豐滿,決不是柳耆卿那樣的淪落生涯,他的描寫是很優(yōu)美的,很輕淡的,而不是壯美與深刻的。據(jù)同叔自己說,他不會作“拈絨伴伊坐”的詞。他的兒子晏叔原也替他父親吹噓,“先君平日小詞雖多,未嘗作婦人語也”。但縱覽《珠玉詞》,綺艷輕佻的作品很不少。可知同叔未嘗不作情語,未嘗不作婦人語,雖然父子都相隱晦。現(xiàn)舉幾首實地的詞例來:
三月和風(fēng)滿上林,牡丹妖艷值千金。惱人天氣又春陰! 為我轉(zhuǎn)回紅臉面,向誰分付紫臺心?有情須 酒杯深!(《浣溪沙》)
金風(fēng)細細,葉葉梧桐墜。綠酒初嘗人易醉,一枕小窗濃睡。 紫薇朱槿初殘,斜陽卻照欄干。雙燕欲歸時節(jié),銀屏昨夜微寒。(《清平樂》)
碧海無波,瑤臺有路,思量便合雙飛去。當(dāng)時輕別意中人,山長水遠知何處? 綺席凝塵,香閨掩霧,紅箋小字憑誰附?高樓目盡欲黃昏,梧桐葉上肅蕭雨。(《踏莎行》)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別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風(fēng)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鸞無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蝶戀花》)
這些詞里有情語,有婦人語。由這些詞看來,可以知道同叔的生活,是如何的優(yōu)美有詩意。從詞中能夠看出作者那種十分容雍閑雅的生活態(tài)度。雖然作者也不免追思過去,也感發(fā)愁懷,不免寫幾道感傷的小詞:
淡淡梳妝薄薄衣,天仙模樣好容儀,舊歡前事入顰眉。 間役夢魂孤燭暗,恨無消息畫簾垂,且留雙淚說相思!(《浣溪沙》)
時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長恨離亭,滴淚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風(fēng)急,淡月朧明;好夢頻驚,何處高樓雁一聲?(《采桑子》)
這種“傷春”“愁別”的情緒,是人生普遍的情感,藝術(shù)的根源,人人都會有的。同叔不過在富貴里面,故意說幾句寒酸話,不是愁人旅客的自訴。而因他的生活安定豐滿之故,這點薄膜的愁緒的感覺,也是不容久占于他的心靈的,很容易得著慰安。
秋光向晚,小閣初開 。林葉殷紅猶未遍,雨后青苔滿院。 蕭娘勸我金卮,殷勤更唱新詞。暮去早來即老,人生不飲何為?(《清平樂》)
昨日探春消息,湖上綠波平。無奈繞堤芳草,還向舊痕生。 有酒且醉瑤珖,更何妨檀板新聲?誰教楊柳千絲,就中牽系人情。(《相思兒令》)
文學(xué)原是生活的表白,只要將生活表現(xiàn)得像真,表現(xiàn)時加上一層藝術(shù)美化,就算好詞。然如晏同叔的詞,只安于自滿自足的生活的表白,實在缺乏生活之力。我們雖不主張文學(xué)篇篇是寫“悲觀”,篇篇寫“情緒”,同時也喜歡寫“樂觀”寫“希望”的作品;但是同叔這樣一味自滿自足的表現(xiàn),沒有內(nèi)部生命的追求,好像描寫一塊死去的平面,沒有生活的動力了。
綠樹鶯聲老,金井生秋早。不寒不暖,裁衣按曲,天時正好。況蘭堂逢著壽筵開,見爐香縹緲。 組繡呈纖巧,歌舞夸妍妙。玉酒頻傾,朱弦翠管,移宮易調(diào)。獻金杯重疊祝長生,永逍遙奉道。(《連理枝》)
慶生辰,慶生辰,是百千春開雅宴,畫堂高會有諸親。鈿函封大國,玉色受絲綸。感皇恩,望九重天上拜堯云。 今朝祝壽,祝壽數(shù)比松椿。斟美酒,至心如對月中人。一聲檀板動,一炷蕙香焚。禱仙真,愿年年今日喜長新。(《拂霓裳》)
如此的詞,讀起來很覺酸腐。比較柳耆卿詞那種苦悶的纏綿,東坡詞那種高曠的情思,自不可同日語。即比較他兒子幾道的詞,也是“老鳳不及雛鳳”呢!
往下講晏幾道的詞。
幾道字叔原,號小山,晏殊的第七子。他沒有晏殊那樣在政治上的耀顯,官只至監(jiān)潁昌許田鎮(zhèn)。有《小山詞》一卷。
《江西通志》載晏幾道,“能文章,善持論,尤工樂府。其《小山詞》清壯頓挫,見者擊節(jié),以為有臨淄公風(fēng)”。這里說幾道有晏殊的風(fēng)度。晏殊一代老臣祿高位顯,世人崇拜他,遂并崇頌其詞。殊詞固有值得稱道之所,若專就詞論詞,則幾道的詞實高出其父一籌。不過幾道詞受殊詞的影響確實不小,只因二人的個性絕對不同,所以幾道的詞風(fēng),與晏殊不是一樣的風(fēng)格。
議到幾道詞,必先談到幾道的性格是怎樣。黃山谷序《小山詞集》謂幾道有四癡。“仕宦連蹇,而不一傍貴人之門,是一癡也;論文自有體,不肯一作新進土語,此又一癡也;費資千百萬,家人饑寒,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癡也;人百負之,絕不疑其欺己,此又一癡也。”
由此,我們可以知道幾道是一個孤潔耿介之士。同時,又是一個抱著赤子之心的真人。這已經(jīng)具文學(xué)者的天性了,加上藝術(shù)的天才,表現(xiàn)的技巧,以成功他的詞。怪不得黃魯直要說:“叔原樂府,寓以詩人句法,精壯頓挫,能搖動人心。合者《高唐》《洛神》之流,下者不減《桃葉》《團扇》”呢!且看他的詞:
西樓月下當(dāng)時見,淚粉偷勻;歌罷還顰,恨隔爐煙看未真。 別來楊柳垂千縷,幾換青春;倦客紅塵,長記樓中粉淚人。(《采桑子》)
醉別西樓醒不記,春夢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還少睡,畫屏間展吳山翠。 衣上酒痕詩里字,點點行行,總是凄涼意。紅燭自憐無好計,夜寒空替人垂淚!(《蝶戀花》)
小綠間長紅,露蕊煙叢,花開花落昔年同。惟恨花前攜手處,往事成空! 山遠水重重,一笑難逢。已拼長在別離中。霜鬢知他從此去,幾度春風(fēng)?(《浪淘沙》)
留人不住,醉解蘭舟去。一棹碧濤春水路,過盡曉鶯啼處。 渡頭楊柳青青,枝枝葉葉離情。此后錦書休寄,畫樓云雨無憑。(《清平樂》)
妝席相逢,旋勻紅淚歌金縷。意中曾許,欲共吹花去。 長愛荷香柳色殷橋路,留人住。淡煙微雨里,好個雙棲處。(《點絳唇》)
身外閑愁空滿,眼中歡事常稀。明年應(yīng)賦送君詩,細從今夜數(shù),相會幾多時。 淺酒欲邀誰勸?深情唯有君知!東溪春近好同歸,柳垂江上影,梅謝雪中枝。(《臨江仙》)
小令尊前見玉簫,銀燈一曲大妖嬈。歌中醉倒誰能恨?唱罷歸來酒未消。 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楚宮遙。夢魂慣得無拘檢,又踏楊花過謝橋。(《鷓鴣天》)
這樣的表現(xiàn),“夢魂慣得無拘檢,又踏楊花過謝橋”;“淡煙微雨里,好個雙棲處”;可見幾道是如何浪漫的思想。幾道不比晏殊任大官職,為社會觀瞻所系,處處受拘束,不敢自由表現(xiàn)他的情緒之流。他只做過一任小官,在社會沒有什么地位,在自由的藝園里,可任意發(fā)抒他的思想和天才。所以我們現(xiàn)在讀了《小山詞》,很容易發(fā)現(xiàn)幾道的個性有幾分兒癡顛。有人說“小山矜貴有余”,此語實為皮相,幾道實詞中之狂者也。
前人最欣賞《小山詞》者,有毛晉記錄的一段話:“諸名勝集,刪選相半。獨《小山集》直逼《花間》,字字娉娉裊裊,如攬嬗施之袂。恨不能起蓮鴻、蘋云按紅牙板,唱和一遍。……·晏氏父子具足追配李氏。”這簡直說幾道是有宋第一詞家了。此外對《小山詞》的評語,還有陳質(zhì)齋謂“叔原在諸名勝集中,獨可追逼《花間》,高處或過之”。周濟謂“晏氏父子,仍步溫韋。小晏精力尤勝”。平心說吧,小山自是第一流的詞家,但比較李后主詞的深刻沉痛的描寫,實差一著,他受南唐二主、溫飛卿、韋端己及《花間》諸詞人的影響都不小,卻絕不是模仿他們。他不失自己的風(fēng)格。故黃魯直云:“論文自有體,不肯一作新進士語。”晁無咎論“小山(歷來誤作元獻)不蹈襲人語,而風(fēng)調(diào)閑雅。如‘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罷桃花扇底風(fēng)’,知此人不住三家村也”。這是幾道不肯隨波逐流,模效當(dāng)時之體,故能高出,故能“追逼《花間》,高處或過之”。
我們給晏氏父子的詞一個最后的概評:
二晏的小詞,是繼承五代詞風(fēng)的余緒而延續(xù)發(fā)展。他們的小詞,也是從受五代詞的影響而產(chǎn)生的,所以體裁風(fēng)格,處處都有相似的地方。不過,因時代的變遷,個性的差別,天才的殊能,晏氏的小詞也不會與五代詞有同一的風(fēng)格體裁。換言之,晏氏的詞,只是北宋人的詞,不是五代的詞。我們覺得在北宋詞人中,二晏的詞,有幾個特別點。第一,是詞句的優(yōu)美。小詞本來很少豪放的(也容許有例外,如吳彥高“南朝傷心千古事”,范仲淹的“塞下秋來風(fēng)景異”均很有排宕勢),二晏之小詞,自然也是屬于婉約這一方面。但宋人詞中之美,多半由于粉飾雕琢而來。柳耆卿、周邦彥都不能免此,吳夢窗、張玉田尤甚。晏氏小詞,雖也不免用來雕琢,而好處卻在詞句構(gòu)成的自然的優(yōu)美,讀了使人起一種溫婉膩細的感觸。小晏詞尤甚。第二,是音節(jié)的美。本來凡是詞都與音韻有密接關(guān)系;不過長詞須用韻太多,不免做作硬湊,音節(jié)難于聯(lián)貫,小詞則容易表現(xiàn)自然的音節(jié)之美。尤其是我們讀了二晏詞以后,有這種感覺。如上面引晏殊的《浣溪沙》“三月和風(fēng)滿上林,牡丹妖艷值千金,惱人天氣又春陰!為我轉(zhuǎn)回紅臉面,向誰分付紫臺心?有情須 酒杯深”一詞;又如晏幾道的《臨江仙》:
夢后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dāng)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
音節(jié)和諧,有女性的聲調(diào)之美,就是不懂詞的人,也會體會到這種詞的好處吧。
上一篇:張先的詞
下一篇:晚宋詞家——王沂孫與張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