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征人語(十三首其六)
戰壘臨江少落花,空城白日盡饑鴉。
最憐陌上青青草,一種春風直到家。
【評析】
康熙十二年(1673),吳三桂發動叛亂,清廷開始長達九年的平叛戰爭。納蘭性德曾主動請纓,未獲康熙批準。詩人雖未能在前線親歷戰爭的殘酷,但仍時時關注戰事進展,了解前線將士的生活和心情,該詩即以此為主題。戰亂的破壞使如詩如畫的江南一片狼藉:原來的花團錦簇,如今卻在硝煙過后破敗凋零,眼看花城成了一座“空城”,只有食尸肉的烏鴉在空中低徊盤旋,一陣陣凄厲的鳴叫聲刺破長空。田野上再也看不到百姓豐收忙碌的身影,只剩下瘋長的野草四處蔓延。性德未親臨戰場卻運用文學的想象力,通過烏鴉、青草、斷壘等意象描繪出一幅戰后荒蕪圖,厭戰的低沉情緒可以想見。此詩結句雖用語明媚,但寫的是一種明媚的荒蕪,春風到家原是怡人景致,但陌上青草隨春風到家,則家里家外,觸目皆成荒涼矣。以盛景寫悲情,意思更深一層。
上一篇:《議婚》詩詞的背景故事與賞析
下一篇:《賀知章回鄉》詩詞的背景故事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