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褧
菩薩蠻
衛(wèi)州道中??。至元四年十一月,與八兒思不花御史同行,按行河南四道兩歧流水清如酒,草根風(fēng)蹙冰皮皺??。雪凈太行青,聯(lián)鑣看畫屏??。
按行多雅志,解起澄清志。回首五云天,東華塵似煙。
上片寫景,述其所見。起句“兩歧流水清如酒”從河水落筆寫衛(wèi)州道上奇異的風(fēng)光。一條大河至此岔成兩道,潺潺的流水清洌如酒。二水分流的景象已不多見,以酒來形容流水更黨新奇。次句“草根風(fēng)蹙冰皮皺”暗示天氣,“蹙”,收縮,與“皺”略同。作者出巡,時維冬月,正值天寒地凍風(fēng)雪交加的天氣,寒風(fēng)瑟瑟,大雪紛飛,河岸上的草根在寒風(fēng)中拚命收縮,冰面上覆蓋的雪層也因風(fēng)吹而起了褶皺。這兩句寫眼前之景筆法靈動意象奇特,仿佛有一股寒氣撲面而來。接著作者描寫的視角由低而高、由近而遠,為人們呈現(xiàn)出一幅更為壯觀的圖景--“雪凈太行青”。太行山脈連綿起伏郁郁青青,雪后的太行山銀妝素裹一片潔凈,青山與白雪相互映襯,呈現(xiàn)出一派圣潔、靜穆的崇高之美。山河壯麗,儼然一幅天然的畫屏,作者與友人置身其中,聯(lián)轡并馳,游目騁懷,自然也會激發(fā)出“肝膽皆冰雪”(張孝祥《念奴嬌·過洞庭》)的情感和心理。“景無情不發(fā),情無景不生”(范晞文《對床夜語》),從上片寫景中可以看出作者是深諳其理的。
下片抒懷,發(fā)其所感。“按行多雅志,解起澄清志”,“雅志”,美好的心愿。作者身為御史,其職責(zé)在于懲貪鋤奸,使宇內(nèi)清肅。此次巡按河南四道,風(fēng)雪彌漫,雪后的世界冰清玉潔,蕩滌胸懷,面對眼前如此美好的河山勝景,作者因景會心觸景生情,強烈的責(zé)任感和使命感在胸中澎湃激蕩,慨然而生玉宇澄清之志。“澄清志”巧妙用典,《后漢書·范滂傳》云:“滂登車攬轡,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作者以范滂自況,胸次凜然抱負不凡,令人肅然起敬。然而他的抱負能否真正實現(xiàn)呢?請看結(jié)句:“回首五云天,東華塵似煙。”“五云”即五色祥云,“東華”為宋代都城汴京的城門,二者用來喻指天子所在的京都。當(dāng)作者回視京都時,卻看到了與眼前迥然不同的景象:京城內(nèi)紅塵滾滾,烏煙瘴氣,直沖云天。京都為政治權(quán)力中心,是最高統(tǒng)治者的所在,要澄清天下必先治理京都,清除其中的“塵煙”,如此,作者的責(zé)任之大使命之重也就可以想見了,以作者之力能做到嗎?答案很明白。
虞美人福州北還雨中觀梅
十年久共梅花別,乍見殊佳絕。臘前風(fēng)景雨中天,翠竹青松恰似映清妍。
繁枝開遍香成陣,觸目忘離恨。玉人誰使似冰肌?酒罷歌闌一晌又相思。
上片集中寫景,展示臘月前夕梅花在冬雨中競相綻放、爭奇斗艷的迷人畫面。首句即毫不掩飾一見到梅花就心中狂喜的神情。“十年”只為約數(shù),極言時間之漫長。宋褧與兄長宋本在江南多年,后隨兄進京,這次故地重游,自然感慨良多,此處著一“別”字,流露出相當(dāng)深長的牽念之意。詞人開篇即點題,明言自己與梅花的不了情緣,繼之以“殊佳絕”對梅花作衷心的禮贊,并以一個“乍”字表驚喜之意。下筆節(jié)奏明快,矯然不俗。接下來的三句則具體刻畫雨中梅花與青松翠竹交相輝映的艷麗圖景,色彩絢爛,芬芳宜人。“清妍”,美好,蘇軾《雨中明慶寺賞牡丹》:“霏霏雨露作清妍,爍爍明燈照欲然。”
下片抒發(fā)詞人思鄉(xiāng)念親的復(fù)雜情懷。前兩句寫他因見梅花而頓忘羈旅之郁悶。放眼望去,梅樹繁茂的枝條都綻放著鮮艷奪目的花朵,煞是美麗,那醉人的芬芳陣陣襲來,沁人心脾,使人忘記了客處他鄉(xiāng)異地的孤寂愁思。后三句再次聲言對雨中梅花的賞愛之情難以止息。觸景生情,抒發(fā)一種淡淡的鄉(xiāng)愁。其中“玉人誰使似冰肌”一句,以擬人手法,將純潔艷麗的梅花人格化,比之為有天仙之美的少女,更增添了幾分嫵媚。“冰肌”,語出《莊子·逍遙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一晌”,指很短的時間。雖然梅花的芳香一時使詞人沉醉癡迷鄉(xiāng)愁頓消,但欣賞她那冰清玉潔的身姿,畢竟無法替代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掛懷,因此酒散歌畢后,接踵而來的仍是不絕如縷的思念。梅花的盛開像是在報告著春天到來的喜訊,詞人那渴望還家的心情也顯得真切感人。
上一篇:宋褧《賀新郎》詩詞選鑒賞
下一篇:朱晞顏《賀新郎·歸雁,用劉季和韻》詩詞選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