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海龍
蛾眉月,閃閃星
月夜清輝明。
極目望,馳思情,
浩渺隔清空。
每憶汝,疑慮釋,
孰尊孰卑?繁華一夢。
(王海龍譯)
(英國)威廉·華茲華斯
這是華茲華斯晚年所寫的一首小詩。乍看來極短,其內(nèi)蘊(yùn)卻非常豐滿,字字情真,語重心長,充滿了“天涼好個(gè)秋”般的人生浩嘆。
這首小詩極清麗,很象中國古典詩詞中的小令。詩人一生大半在湖區(qū)度過,對夜、星、月有著極深刻的體會,也寫過大量詠月夜、星光的詩作,而我以為這首小詩在其中堪為上乘。
此詩煉句極精審,一開頭就把我們領(lǐng)入了朦朧的月夜,月是新月,如蛾眉窈窕;星兒由霧露沾濕而俏皮地眨眼,淡淡幾筆把肅穆而靜態(tài)的夜空寫得嫵媚而喧鬧起來。這種天真和情趣是一個(gè)伏筆,為下面蒼涼的人生哲理作鋪墊。月夜的清輝明亮感人,于是,詩人心馳神往,思念舊事,慮及人生,切入主題。
極目望處,一片朦朧,這種意象引發(fā)了詩人心中的凄迷,由眼前之景而瞑思悟“道”:人生苦短,青春難再,清空之致雖佳,然蒼茫浩渺,山重水隔,去日無多。雖經(jīng)上下求索,跌宕騰挪,然寶刀漸老,慨以當(dāng)歌,其意已悲多于憤,蒼啞失聲……早年曾號呼轉(zhuǎn)徙的詩人深悟理想境界之難尋,在月夜的詩中把它寫得朦朧多于悲壯,消沉多于崇高。這是另一種境界的“道”。
最后兩句,在此主題上引申。每思及舊事,切入今境,遂進(jìn)入另一超凡境界:人生善善惡惡算得了什么,在更偉大的自然、永恒法則面前,什么功利性十足的是是非非、尊卑易位都無非是無聊的喧爭,在永恒的自然,永恒的星、月、夜空面前,這些都不過是繁華一夢罷了。
這首小詩技巧十分完善,境界也很高遠(yuǎn),超凡脫俗,意境朦朧凄美,但格調(diào)過于蒼涼。它是華茲華斯晚年精神世界的寫照。他在晚年的困厄中每憶舊事,唏噓不能自己,由早年的風(fēng)發(fā)揚(yáng)厲到晚年的坎坷潦倒,詩人的心中承受了過多的苦難,難免不發(fā)之于詩。
上一篇:(英國)威廉·華茲華斯:無題
下一篇:(美國)E·E·肯明斯:無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