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方忠
他靠著公寓的窗口
看雨中的傘
走成一個個
孤獨的世界
想起一大群人
每天從人潮滾滾的
公車與地下道
裹住自己躲回家
把門關上
忽然間
公寓里所有的住屋
全都往雨里跑
直喊自己
也是傘
他愕然站住
把自己緊緊握成傘把
而只有天空是傘
雨在傘里落
傘外無雨
羅門
這是一首表現在現代文明的沖擊下人被異化的詩作,詩人運用象征、超現實的手法,對滲透著西方腐朽意識的臺灣都市社會進行了深刻的批判。
羅門認為,詩人對于人類生存的世界,應具有超過常人的感受力和敏銳性,善于揭示生活中內在的東西。在這首詩中,詩人捕捉住“傘”這一意象,表現出現代人的孤獨感、寂寞感和茫然感。傘本來是一件極普通的物件,詩人卻賦予它新的含義。在現代社會中,傘把人隔離成一個個“孤獨的世界”。詩人不說傘組成一個個世界,卻說傘“走成”一個個世界,寓意深刻,傘應該是由人撐著的,現在卻只見傘不見人,傘代替了人,這象征著人的個性被扼殺,人失去了自身的價值。詩人在這里寫得很巧妙,從高樓的窗口往下看,當然就不見人而只見傘在移動了。視覺上的差異,引起詩人想象的飛躍。“公車”、“地下道”、“公寓”都是現代都市文明的標志,人們每天雖然生活在人海中,卻很孤獨,彼此戒備,總是“裹住自己躲回家”,還要“把門關上”。緊接著,詩人更進一步寫出世界的荒謬。“公寓里所有的住屋”都活動起來了,沖向雨中,說自己“也是傘”。傘和房屋有某種程度的相似性:都能避雨,兩者卻沒有必然的聯系。然而在這里,房屋卻變成了傘,詩人的想象真可謂大膽而又新奇,表現出很強的象征意義。然后,詩人把筆陡地一轉,展開更為大膽的想象。突然間,人變成了“傘把”,而天空則變成巨大無比的傘。此時,活生生的人不存在了,被異化成傘,天地間只有孤零零的一把巨傘。更有諷刺意義的是,這時,“雨在傘里落”,“傘外無雨”。至此,全詩對世界荒謬性的揭露達到高潮,表現出詩人對現代都市社會的強烈憤懣,言有盡而意無窮。
這首詩語言簡練樸素,詩意含蓄,蘊藏著豐富的象征意義,體現出羅門詩的一貫風格。
上一篇:昌耀:人·花與黑陶砂罐
下一篇:痖弦: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