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見歡
李煜
名句: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導讀】
李煜(937—978),字重光,初名從嘉,號鐘隱。徐州(今屬江蘇)人,一說湖州(今屬浙江)人。五代十國時南唐國君,是五代時杰出的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宋建隆二年(961)繼位,961年至975年在位,世稱“李后主”。開寶八年,國破降宋,俘至汴京,被封為右千牛衛上將軍、違命侯。后被宋太宗毒死。李煜在政治上雖庸駑無能,但其藝術才華卻非凡。他工書法,善繪畫,精音律,詩和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詞現存約三十二首,主要為反映宮廷生活和男女情愛以及傷感亡國之痛和對往事的追憶。李煜在中國詞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對后世影響大,被稱為“詞中之帝”。其詞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詞》中。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評論:“詞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后主之詞,真所謂以血書者也。”
“相見歡”是唐玄宗時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又名《秋夜月》、《上西樓》,在詞史上出現的時間較早,最著名的就是李煜寫的《相見歡》。
【原詞】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①。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②。
剪不斷,理還亂③,是離愁④,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⑤。
【注釋】
①鉤:彎鉤狀。②鎖清秋:說作者被囚深院,悲秋無盡,只有與清冷的秋天相對。清秋:清冷的秋天。秋天的景色因草木凋零憔悴顯得凄冷,所以稱秋日為清秋。③理:整理。④離愁:指去國之愁、亡國之恨。⑤一般:一種。
【譯詩】
我默默無語,獨自登上西樓,
舉頭望著月亮,月亮彎如鉤。
像眼前這梧桐被緊鎖在深院,
獨自一人,面對著清冷的秋。
那用剪子剪不斷越理越亂的,
是切膚的亡國之痛離別之愁,
想起往日已逝去的悠悠歲月,
別有種難言的痛楚涌上心頭。
【賞析】
這首詞名叫“相見歡”,詠的卻是別離愁。李煜亡國后,被迫離開了自己的都城金陵,被囚居在汴京的一座深院小樓內,過著“以淚洗面”的凄涼寂寞的日子。在一個清冷的秋夜,詞人獨自登上西樓,為離別、寂寞的愁苦所纏繞,寫下了這首詞。
首句“無言獨上高樓”是敘事,定下了全詞凄涼哀婉的基調。“無言”二字,意蘊極深,心事深深埋在心底,無人傾訴,不愿傾訴,也無法傾訴。由作者“無言”、“獨上”的滯重步履和凝重的神情,可見心情是多么抑郁,而如鉤的殘月更增添了人事的悲涼。俯視樓下,深院被蕭颯的秋色所籠罩。一個“鎖”字把孤獨寂寞的情緒渲染到極致。這里,表面上看起來是寫梧桐、寫深院、實際是寫人,寫自己。“寂寞”者究竟是梧桐還是作者自己,已無法分辨,也無須分辨,情與景達到了高度的融合。詞的下片直抒胸臆。“剪不斷”三句,以麻絲比喻離愁,將抽象的情感具體化、形象化,極其生動,歷來為人所稱道。末句“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是點睛之筆,飽含了作者極度的傷心和沉痛。這“別是一般”的“滋味”,多少年讓讀者咀嚼品嘗、意味無窮。
上一篇: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登金陵鳳凰臺》詩詞原文賞析|名句解讀
下一篇: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詩詞原文賞析|名句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