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詞·添字采桑子
閑愁似與斜陽約,紅點蒼苔,蛺蝶飛回。又是梧桐新綠影,上階來。
天涯望處音塵斷,花謝花開,懊惱離懷。空壓鈿筐金縷繡,合歡鞋。
詞譯
等你,在夕陽下,在翩翩的蝶舞中。夕陽沉落,明月升起。
等你,在對影成三人的酒杯中。望斷江南山色遠,人不見,草連空。
等你不來。相思也成為一種傷害,愛也成了一道諱疾忌醫的傷痕。
花謝,飄落一地憂傷。情到深處人孤獨。
評析
這首詞,寫一閨中女子殷切盼望心愛的人由遠方歸來的情懷。詞中對人物面貌舉止著墨不多,對其內心活動的刻畫和環境景物的描寫卻極深,極細致。
“閑愁似與斜陽約”,用筆極為精湛優美,一上來就給人以美的享受。寫“閑愁”的句子,宋詞里多如牛毛,名句就不可勝數,比如賀鑄有“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戴復古有“這一點閑愁,十年不斷,惱亂春風”,李清照有“一種相思,兩處閑愁”。容若的可貴之處在于,他寫“閑愁”,能自鑄別辭,盡脫前人窠臼:“閑愁似與斜陽約”,不說正當愁緒滿懷之時,偏又逢夕陽西下,而說愁情仿佛是與夕陽有約,一個“約”字就把閑愁寫活了,一年三百六十五日,日日黃昏都有夕陽,那豈不是說日日黃昏,閨中人都有閑愁嗎?容若這句“閑愁似與斜陽約”,可謂一空依傍,角度新穎,構思奇特。
“紅點蒼苔,蛺蝶飛回。又是梧桐新綠影,上階來”,這四句是首句閑愁情懷的景物化。前兩句謂粉紅色的蛺蝶翩然飛來,落在了蒼苔之上,遠遠望去似是紅色妝點了蒼臺。后兩句是從歐陽修詩句“梧桐秋院落,一霎雨添新綠”(《摸魚兒》)脫化而來,容若把“新綠”換成“綠影”,且將“梧桐”“新綠”疊合成一個新的意象,化用前人詩句,天衣無縫,渾然一體。而“上階來”一句,又把梧桐綠影活化了,給人以逗引春愁之感。
過片點明離愁。“天涯望處音塵斷,花謝花開,懊惱離懷。”“音塵斷”,似是出自李白《憶秦娥》中“咸陽古道音塵絕”,添以“天涯望處”,更顯遠人音信杳無,閨中人引頸西望后的失望寂寞。“花謝花開”,化用韓偓《六言三首》詩句“半寒半暖正好,花開花謝相思”,意思是說花謝花開,盼了一年有一年,而遠人仍未歸來,于是懊惱離懷倍添于心。
“空壓鈿筐金縷繡,合歡鞋。”結尾二句,化離情為綺景,點明閨人心事。值得注意的是此處的“合歡鞋”。合歡鞋,既指鞋上所繡圖案,又指制鞋工藝。圖案,是指鞋上常繡有蓮、藕、鴛鴦、鸞鳥等物;工藝,是說將兩鞋幫并齊,依照圖樣用針繡透兩幫而縫納,完畢之后,再用刀自兩幫間剖開,于是兩鞋幫就有了相同的絨狀花樣,稱為合歡繡。除此之外,合歡鞋還有另一說:雙行雙止,永不分離,并且“鞋”音近于“偕”,所以“凡娶婦之家,先下絲麻鞋一兩,取和諧之義”(《中華古今注》卷中)。比如王渙《惆悵詩》:“薄幸檀郎斷芳信,驚嗟猶夢合歡鞋。”容若這兩句說的是,遠人不歸,閨中人所制合歡鞋無人穿用,只能閑置在笸筐之中。詞人并未直接訴陳懷人之語,而是借景于合歡鞋以曲折說之,使詞意婉轉層深,獨具韻致。
上一篇:納蘭《浪淘沙·野宿近荒城》詩詞賞析
下一篇:納蘭《清平樂·凄凄切切》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