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七律·秋興其五》千家詩賞析
杜甫
蓬萊宮闕對南山〔一〕,承露金莖霄漢間〔二〕。
西望瑤池降王母〔三〕,東來紫氣滿函關〔四〕。
云移雉尾開宮扇〔五〕,日繞龍鱗識圣顏〔六〕。
一臥滄江驚歲晚〔七〕,幾回青瑣點朝班〔八〕。
〔一〕蓬萊:宮殿名,唐高宗龍朔二年(662),修大明宮,改名蓬萊宮。宮闕:宮殿。闕,皇宮城門前的亭子。南山:終南山,主峰在長安以南。
〔二〕承露金莖:漢武帝時建的金莖承露盤,在長安建章宮西,這里借漢宮比擬唐宮。霄漢間:形容極高。
〔三〕瑤池:神話傳說中西王母所居之處,在昆侖山上。
〔四〕紫氣:祥瑞之氣。《列仙傳》記載,老子西游函谷關,有紫氣籠罩。函關:函谷關,在今河南靈寶附近。
〔五〕云移:宮扇像云彩一樣緩緩移動。雉尾:雉尾扇,一種用野雞尾羽做成的宮中儀仗。
〔六〕日繞龍鱗:皇帝的龍袍,上有龍浮江海、旭日東升圖像。也可理解為皇帝的龍袍光彩奪目,如日光繚繞。圣顏:皇帝的面容。
〔七〕滄江:長江。歲晚:秋天,暗指自己已近晚年。
〔八〕青瑣:宮門上刻著連瑣,有縱橫交錯的花紋,涂以青色,所以叫青瑣,這里借指朝房。點朝班:上朝點名,依次入班。
【點評】詩人借回憶往昔寫愁緒。長安宮殿巍峨壯觀、早朝場面莊嚴肅穆、自己的得識龍顏,一切都曾那么美好,而如今這些追憶只能徒增無盡的煩惱。
上一篇:杜甫《七律·秋興其七》千家詩賞析
下一篇:杜甫《七律·秋興其三》千家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