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靈運·石門①巖上宿
朝搴②苑中蘭,畏彼霜下歇③。
暝還云際宿,弄④此石上月。
鳥鳴識⑤夜棲,木落知風發。
異音同至聽⑥,殊響俱清越⑦。
妙物⑧莫為賞,芳醑誰與伐⑨?
美人⑩竟不來,陽阿徒晞發⑾。
【注釋】
①石門,即石門山,在今浙江嵊縣。
②朝搴:襲用屈原《離騷》“朝搴阰之木蘭兮”句意。搴,取。
③歇:衰竭。
④弄:玩。
⑤識:知。
⑥異音:不尋常的聲響,指美妙動聽的天籟。至聽:極為動聽。
⑦殊響:與“異音”同義。清越:清澈嘹亮。
⑧妙物:美好的景物。
⑨芳醑(xǔ):芳香的美酒。伐:贊美。
⑩美人:源于屈原《九歌·少司命》:“與汝沐兮咸池,晞汝發兮陽之阿。望美人兮未來,臨風恍兮浩歌。”詩中以美女喻友人,表達了缺少知音的落寞情緒。
⑾陽阿,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山名。晞發,曬干頭發。
賞析
謝靈運(公元385年—公元433年),浙江會稽人,祖籍陳郡陽夏謝氏士族。著名的旅游家、山水詩人,主要創作活動在劉宋時代,中國文學史上山水詩派的開創者。由謝靈運始,山水詩乃成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大流派。
他出身東晉最顯赫的謝氏世家,名將謝玄(淝水之戰的主將)之孫。謝靈運門第既高,天資過人,其文華美,為人十分高傲。性豪奢,頗褊急。東晉安帝義熙元年(公元405年),二十歲的謝靈運已出任瑯琊大司馬行參軍,后任太尉參軍、中書侍郎等職。公元420年,劉裕建立大宋朝后,因謝為東晉舊臣,降為康樂侯。永初三年(公元422年),再降為永嘉太守。
宋文帝元嘉三年(公元426年),因文才被征召為秘書監,撰修晉史。劉宋文帝元嘉八年(公元431年),出任臨川內史,因終日出游,不事政務,被彈劾。后被誣以詩影射朝廷,流放廣州。元嘉十年(公元433年)十月,再被誣叛逆罪,在廣州被處棄市刑(當街斬首),死時年僅四十九歲。
此詩作于公元423年(宋景平元年),當時詩人已辭去永嘉太守之職。當他回到始寧的祖居,夜宿于石門別墅的巖石之上,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孤高落寞的情緒自然地流露出來。
詩中一開始就提到怕蘭花在霜露中凋殘,一早就摘下來。這其實是暗喻自己心中的那份美德,怕它丟了,只有回到石門別墅來保護它。后面是對夜景的欣賞。天黑了,鳥的鳴叫聲漸漸低落、漸漸稀少,而時時傳來簌簌的落葉聲,告訴人們山中起了夜風。這種以聽代視的寫法,比山林溝壑等固定的形體更能體現山夜的情趣,體現萬物在根本的虛寂中運化的節律。
于是詩人發出感嘆:如此美妙的秋夜,卻無人能夠伴我欣賞,我又向誰贊美這杯中的好酒啊?知音不至,我只是默默地等待了。絕景獨游,無人為侶,恰恰表示了詩人孤獨高傲、不與凡俗的性格。謝靈運的這首詩,把孤獨中的人與沉寂而未息的自然巧妙地融合到了一起,靜中有動,虛中有實,給人構造出一種美好的意境。
上一篇:古詩《蔡文姬·胡笳十八拍·第一拍》注釋與賞析
下一篇:古詩《賈島·題李凝幽居》注釋與賞析